我希望你能在我的故事中读出你想要的东西。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95后,北方女孩,每次听到别人说:哎呀,你才95年,这么年轻。我都会心一笑。2018年,我开始创业的第一年,哦,可以加一词“正式”。
是的,因为2018年的4月份,我选择了退学,这是我第二次从大学退学。很多人都疑惑,是不是我写错了?怎么是第二次?大学怎么会上两次?不,就是第二次。因为我上过两个大学。一次在北京,一次在上海。
这要回到2016年,我那时候在北京读国贸专业的大一,马上升大二,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却跟当时的辅导员和父母说:我要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我要考理科。
看到这里,会有很多人很不理解,这很正常。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我在高中读的是文科专业,文科成绩综合起来每次平均600多分(我们是四科目:数150、语150、英150、综合300,总分750),看着分数,觉得我学习还可以对吧,但天不遂人愿,我在高三的第二个月,突然生病了:颈椎病,由于当时家庭的矛盾和经济问题,我的病在当时没有得到正确的科学的诊断,以至于当时的我头很晕,不舒服,后来我母亲让我停课回家读书,这也是我那年最后悔的事情,不过这是后话了。那年的我在家里读了一年(中间有很多事情,但由于篇幅问题,有时间在另一篇文章里讲述),后来就直接去参加了高考,当时高考成绩是565还是556,我已经记不清了。虽然超过了当时的一本线,和我平时的成绩差太多了,当时的我还是很有执念和不甘的。我决定复读,但由于当时的病和压力的影响,第二次高考还是和之前差不多,但我决定去上。去的原因除了是身体原因,还有更大的原因是家庭关系(这个也是后话了,我后续会讲述: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第二次高考后,我去北京上大学,是为了逃离,逃离那个家庭对我的影响和桎梏。即使这并不是我想去的大学,但我毅然决然选择离开。
上过两个大学高考过三次的95后女生的创业故事 上过两个大学高考过三次的95后女生的创业故事我来到北京,开始了我的大一生涯,虽然我在新的大学表现优异,军训成为副对,入学成为班长,但依旧不能抚平我心中的遗憾,我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只能给你们大概的描述:我每天晚上看到我之前的同学的朋友圈,我就会很难过,觉得我错过了很多东西,为何我没有得到我所付出的代价的回报?(这里是问号,说实话,那种迫使你做决定退学回去选择高考理科的感觉,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那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声音,异常强烈,关于这点,我在以后的文章中,也会说到:追寻内心的声音)
当然,我要回去高考理科的想法得到了所有的人反对。哈哈,但我怎么可能妥协,这是我异常想要做的事。我因此跟父母有了矛盾。但也是我母亲过了一段时间给我打电话,说:你想好了?妈知道你内心的不平,知道你值得更好的,知道女儿你的傲骨,但这条路是有去无回的,你确定你能承受失败吗?
说实话,我已经承受过了从有到无,在高中的我很有光环,无论从学习到各方面,但是上天却跟我开了玩笑,我那时候觉得夺走了的一切荣誉,我的傲气。高考落榜、生病复读、家庭矛盾、父母否定很多事情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个失败者,我都已经是个失败者了,我还有什么失败承受不了呢?
当你已经感觉自己跌倒谷底的时候,千万别放弃,因为没有比这还糟糕的事情了,站起来走下去或许就是黎明。
上过两个大学高考过三次的95后女生的创业故事后来我如愿回到原高中进入到理科班重新读,那时候的班主任是我高一的化学老师,哈哈,这就是缘分吧,她也劝我,说: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我说:我知道,但这条路不走谁又知道是怎么样的?没有挑战和曲折的道路并不是我想走的道路。
想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内心,就要风雨兼程,就要浴火才能重生。
这一年来,我回想我过去的选择,或许当时的我是想把自己捏碎了,再重塑,前路茫茫,内心却充满希望,我感谢那时的我,虽然曲折坎坷。
经过第二次复读,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自己对自己的反思,我再度参加了高考,考了568,超过一本线30分,有人说羡慕,说你都好几年没学理科了,考的比我还好,而我自己却是释然,其实我没有想过,我最后要考到什么地步,但那个时候也没那么洒脱。为何这么说?是因为我后来又放弃一本院校,非要去上海的二本,为何呢?因为上海有插班生考试,哈哈,就是可以在大学参加一次考试而换学校的考试。我妈当时很不理解我,说你都考上了一本,为何就有偏偏去二本?为何要这么折腾?那天,我母亲一夜未睡。
至于为何呢?
可能是因为溺水的人想要把握住最后一根稻草吧。当时的自己的是有执念的,总想着去上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有不一样的出路。(这跟中国的教育真的有很大关系,这些都是后续文章要说的)
我在2014年就开始有自己做一些小生意,但那真的是小生意,可能每个月也就赚一万多块钱,也由于我回去重新读理科,就停止了当时的小生意。当然这个对现在的我有着一部分影响,因为我是从那个时候“自己赚到了钱”,开始对自己又有了信心。那时候靠自己双手赚来收入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可以比别人更优秀的。
优秀是一种习惯,不要因为你处的环境否定你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否定你自己,哪怕是你最在乎的人也不能定义你。
后来我父母跟我坐了30多小时的火车(是坐着,因为没有火车票,其实我很感激我的父母,虽然他们在之前因为他们关系的原因而对我造成了很多心理上影响,但我知道他们也不是故意的,这些当然都是后话),我们达到了上海,当时我母亲问我有没有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我斩钉截铁地说有。当然,实际上,口袋里空空如也。我妈给了我七百的零钱用来买一些杂七杂八的配件。当时我知道前途未卜,但我却没有一丝畏惧,因为我知道这是我选择的路,但事实上,想象很美好,但事实永远会偏离你的目标。
身上没有一分钱的我当时买书都没一分钱,自己就想办法买旧书。
(哈哈,题外话,买旧书挺划算的,我第一次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都是买新书,可是一年下来,除了数学,英语经常用以外,其他都是炮灰,所以没必要浪费,能省则省,父母赚钱不容易)
当时自己怎么活着呢?靠借贷。(当然大家不要轻易模仿,这个我之后会详细展开)当时的金融p2p并不是那么严格,我第一次插班生的考试费用和生活费都是通过p2p借款得到的。当然,我比较乖,我不知道当时p2p可以随便编造信息,我呢就老老实实填写我自己的信息,所以每次借款额度也不高,就2000多,但是足够缓解我当时的问题了。
当时通过借贷来养活自己,那时候靠卖一些东西来还借贷,有的时候真的就差500、600块钱还不上,那时候自己又是学生,自己又不愿意跟别人借钱,那时候就想不断的去尝试新的借款平台,其实幸亏那个时候自己还算聪明,有的时候倒买倒卖还能赚不少,有一次倒卖苹果macbook,赚了1300,从一个学生手里买了一个macbook12寸99新花了4300,后面用了几个月,倒手卖了5600,我是不是奸商,哈哈(题外话,题外话)。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