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记》本可点到为止,但有朋友留言询问下文,姑且当作他是想看的,那就再厚着脸皮往下写吧。我想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读,那也是有意义的。朋友,请听下文。
06
西京城打工的第六天。子夜时分,敲开了姐夫的家门,他耷拉着朦胧的睡眼看着我和大磊的狼狈模样,脸上显出三分诧异和一丝沮丧,随后明白怎么回事,也就不问,摇了摇头晃着身子睡觉去了。
可我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床上,脸火辣辣的烧,我不知道是心急火燎赶回来的缘故,还是因为姐夫沉默无言的缘故。哪怕他问一句,哪怕他骂我两下,这样我的心里也会好受的多。
可他一句话不说,我就怕了。在犯错这件事上我心里有抹不去的印记。小时候,最长听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轻说如重打”。
那是爷爷在他儿时教导他的,后来有了我,这就成了他时时挂在嘴边的话。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教育孩子不能体罚,要尝试用言语劝导,让孩子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亲显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在继承爷爷这一套教育子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他把“轻说”变成“不说”。
显然,“不说”的威力是远远大于“轻说”的,它让我感到被抛弃,被孤立,被隔绝。每当我犯了什么大错,父亲就一言不发,板着一副冷脸从我身边走过,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这种无言胜过千言万语的斥责,它的潜台词好像就是:我管不了你了,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你做什么也与我无关了。
后来,当我长大点后,才知道这空恐怖的教育方式叫做“冷暴力”,我始终无法从那阴影中走出,直到后来和父亲的一次谈话和解,才化解了当中所有误会。当时父亲对我说:“爸嘴笨,不会循循善诱,你爷的那套我学不来,你犯错了又舍不得打你,只能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了,不曾想给你造成这样的影响,可你知道这绝不是爸的本意 ,不然你想想,以前你犯了错,哪次到最后不是我主动先开口的。”
我仔细想想,果真每次父子俩对峙到最后,父亲总会挑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是大清早或者中午,推开我房间门,说一句:“起来吃饭了。”
这个时候我的害怕就消失了,也就不生闷气了,毕竟父亲又要我了,我还是他的宝贝儿子。其实,父亲哪有真正生过我的气,更何谈不要我了,只是我自己吓自己而已。
我和父亲的误会解开了,但我心里“冷暴力”的心结并没有完全消散,毕竟父亲只有一个。所以看到姐夫脸上闪过的不满和无奈时,我知道他是对我失望了,所以觉得是时候离开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
我叫醒了鼾息如雷的大磊,说:我们明天回家吧。大磊先是哼哼唧唧,接着“嗯”了一声,然后继续睡觉了。
我真羡慕这个猪一样的男生。
07
来西京城的第七天,我们的回家计划被一通电话打乱了,不是来自阿坤,而是来自大头。
大头和我们本是同学,我与他不甚熟悉,不过他与大磊关系不错,此时他也在西京城里,且找了一份工作,和父母在建筑工地干活。
他给大磊打了一通电话,大磊便诉说了这边的情况,大头便告诉父母,借着这层关系,他父母同意了让我们和他们一块在工地干活,一天100元。
我两喜不自胜,也不管什么苦不苦,累不累的,好歹能有份工作就行,那苍蝇腿再少也是肉啊!当然对我来说,还有另一层深意在里面,我终于可以不用寄宿在姐夫家了,而且我是自己找到工作而离开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要回家而离开的,这让我为自己高兴起来。
无论如何,来西京城的第七天,我总算是有工作了。
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把自己变成了 一名合格农民工。我和大头、大磊挤在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屋里只有一张一米二乘一米五的床垫。可幸的是,这房子并不要钱,原来大头的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常年租住在城中村这户人家,双方早已熟识,房东听说儿子和同学来了,说在工地上锻炼锻炼是好事,便额外腾出这一间房,供我三人住,不收费,但屋里除了床垫之外,再无任何别的东西。
我犹记得第一天下班时的情景:下午六点的时候,日头西沉,我们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大头的父亲对众人说,你们在这等等,说完推开平板房的一扇门走了进去。
过了几分钟,他便拿着一叠红票子走了出来,我的心跳立刻就加快了。等拿到属于自己的那100元时,我止不住地傻乎乎笑,双手把那张纸币举过头顶,迎着夕阳下看,这票子简直红的发透,透的让我看到了手上被划破的血痕。我大喊着:我终于见着钱了,我终于见着钱了!
众人见我这般,也都笑了。大头的父母说:瓜娃,别看了,是真钱,叔还能哄你咋的?
我就不再看了,仔细把钱折了,笑着揣进了口袋,抬手擦脸上的汗,却不想是眼角流下的泪。
那天晚上,我又失眠了,不同于之前找不到工作烦恼而失眠,那夜是幸福的无法入睡。尽管身体感到疲劳,可大脑却很兴奋;尽管小床被那两人占了,我只能铺个袋子睡到地上,我也觉得舒适;尽管隔壁小夫妻的幼儿一直在哭喊,我也不觉得心烦。是啊,我终于有钱了,且是靠我自己的双手劳动出来的。我实在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挣钱的艰难,可越是清楚的认识到这点,我就越为自己感到自豪。我挣到钱了,这意味我胜利了,我没有被打败,纸币上鲜艳的一抹红就是我胜利的标志,而我知道,这样的胜利会越来越多。
西京城炎热七月的一个夜晚,十八岁的男孩终于明白了努力活着的意义。
END
后记:在干了一个月后,我拿着到手的两千多元,在西京城的商场给父亲买了一条烟,给母亲买了件薄扇,然后踏上回家的路程,接着又在九月份,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重回西京城,开启了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至今六、七年过去了,大学期间我干了不少兼职,到后来毕业上班,一切都比较顺利,再也没遇到过如此艰难的求职经历。所以我常对自己说:吃遍生活的苦,才有资格品尝生活的甜!
感恩岁月,感念伴我度过那段岁月的人,也感谢陌生的你,读我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