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五项内涵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

十五项内涵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

作者: 瓦尔妲的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4:28 被阅读0次

( 摘自李跃儿《关键期关键帮助》第六章  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 )

说起“自我”这个词,很多人会感到它很虚,人们比较容易认为“自我”就是一个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其实“自我”虽然不像物质那样容易被摸得着,看得见,但它是存在的。

“自我”,说得简单点就是一个人具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属于他自己的感受,属于他自己的经验,属于他自己的观点立场、爱好、天生气质等,这些东西综合表现的结果就是自我。

如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多少年来中国的家长都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出这种友爱的精神。其实人的自然生存本能让人这种动物跟其他动物一样,在牛存的环境中遇到冲突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自己保护自己的生命,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活好。正是有了这样的本质,当有人为了别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时才使人那么佩服。人们争相传颂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精神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不是人的本能。后来这种不是本能的行为就成为理想。在孩子展开本能和完成自然本性的时期,人们希望他们的本性是那种社会性的、理想的,所以就教孩子会违反自然本能建构理想道德。如果人们都没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意识建构自己稳定良好的生活而成天到处去帮助别人,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帮助孩子完成符合自然本性的建构使自己获得良好生活的能力,然后在他们的生活中再渗透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去帮助别人的良好品德。

再说孔融让梨:按照自然属性,一个孩子在选梨时(如果他喜欢吃),他就一定会拿个大的梨。但当被教育之后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孩子的本能和教育他的愿望之间出现了冲突。如果这个孩子知道按自己内心的需要选了大的梨,那个教育他的人仍然会爱他,他可能就会按自己的本能愿望去选择那个大的梨;如果这个孩子曾有过不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教育者就会不高兴的经验,为了生存,儿童会紧紧依恋养育者,努力达到养育者的要求,去愉悦他们,他就会违心地去拿那个小的,并说一套让养育者高兴的话。

表面看上去儿童似乎获得了提升,孩子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选了小梨,但实际上由于违背生存的本能,他会非常痛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儿童被建构起永远按照外在的要求标准去对自己的生存冲突做出选择,也就是站在权威或者评判者的立场去选择。这样人就失去了自我。丢失自我的结果,是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立场,别人干坏事,他也跟着干坏事,别人骂人他就跟看骂人,甚至别人自杀他也跟着自杀。没有自我的人在生存需要选择时他们会在本能与超我(那个不可见的权威要求)之间摇摆。他们的自我不能做出裁决:要不然他们就选择满足本能,甚至为了满足本能而犯罪;要不然他们就选择满足别人的要求,一辈子感到生活得很累。

一个成年人经历过教育和社会的同化后,社会化的标准会在自我中留下一些元素,本能的标准也会在自我中留下一些。所谓提升自己,就是指由自我的愿望,把本我修炼得靠近超我。如果自然的本能不能被建构为社会化的本能,人就会在选择和判断时迷失目我,自我无法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的判断,于是会给社会和自己带来伤害和灾难。

儿童首先要练习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保护自己,才能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建构利他的精神,否则就会利用利他来获得安全感,例如,帮助他人是为了使权威认可自己,以获得权威对自己的爱。这时儿童的选择可能就是他所猜想的权威的需要,这样就可能使儿童失去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和判断力。

当一个家长不能认识到孩子作为一个人,需要按人的本能来成长出自我,他就有可能逼孩子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来看这个案例:

一个被家长认为软弱的女孩子,平时看上去真的就不是勇往直前的那个类型,有一天她对老师说,班里的一个孩子没来上学是因为生病了,因为他们两家在一个小区住,昨晚她和妈妈去了那个孩子家,她知道那个孩子生病的事。当她说出那个孩子生病的事实时,另一个很勇猛的男孩子大声地反驳她说:他根本没病,他是去玩了。女孩子只是小声争辩了一句,男孩便冲过去更大声地向她吼叫,这女孩子立刻不再争辩,悻悻地离开了。女孩子的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勇敢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她说的是对的,她不应该因为怕男孩就放弃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冲突中,女孩子的选择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放弃观点,而妈妈选择的是放弃保护身体而坚持观点。孩子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做出选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比保护那个观点重要。这是苍天赋予儿童的牛存本能,否则在大自然中儿童不会有多少机会能长大成人。

儿童能够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说明这个儿童身边的成人认可孩子是儿童,没有急于让孩子成为成人。

给孩子机会成长起自我,孩子才能在本能和超本能冲突中,理性地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理性就是我们说的自我。有自我的人很少盲从,很少会不理性,也很少会选择破坏性,因为他们不会违心地受制于别人。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判断和选择,判断和选择如果失去了自我的立场就会变得困难。没有获得足够发展自由的孩子很少有选择和判断的机会,所以他们大多数情况下让别人替他们做选择。这一点上是中国家长很需要自己孩子具有的特质,但家长们需要学会怎样帮助孩子成长起自我。

相关文章

  • 十五项内涵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

    ( 摘自李跃儿《关键期关键帮助》第六章 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 ) 说起“自我”这个词,很多人会感到它很虚,人们比较容...

  • 孩子不愿意谦让分享怎么办?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判断和选择,孩子如果没有自我的立场,就容易让别人替他做出选择。 人的自然生存本能,和动物没有太大分...

  • 站在孩子的立场

    被批评,被质疑,不友善地直接抛出一个学习难题,你会怎样?天天上学,天天面对,你会怎样? 教育专家...

  • 2019-05-17第23天

    不预设立场——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2 人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的主观来判断事情,并且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不易改变,很容易...

  • 在背后,和孩子一起成长            ——  读《在远远

    这是一本用正确方法教育孩子的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父母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怎样教育孩子?正确的选择是和孩...

  • 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

    我们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别人,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判断他人。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想,或许我们...

  • 成电跳楼

    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

  • 【昭言昭语】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当事人不同,判断结果也不同,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最终的选择就是不同,我们常常把自己喜欢当成他...

  • 与孩子们一起向前奔跑

    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来选择你的教育行为。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行为...

  • 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家长与孩子有着年龄上的悬殊差距,自然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五项内涵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c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