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作者: 五音纷兮繁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4:18 被阅读62次

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作为山东省第十一届文化节的大轴戏,歌剧《檀香刑》颇具分量。因为文化节购票是从齐鲁艺票通而非省会大剧院的通道,难得只花了五十块钱用如此低廉价格买到歌剧厅的VIP,激动地我十分感谢文化惠民了(笑)。

        莫言小说《檀香刑》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设定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和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歌剧版《檀香刑》提炼了小说中的精华,讲述带头领导反对德国人入侵的民间艺人孙丙将被施以“檀香刑”,其女儿孙眉娘为救生父而展开恩怨情仇的故事。原作中本身的人物众多,关系也错综复杂。歌剧版则将主要人物简化到7人,分别为集风情浪荡与孝顺救父为一身的孙眉娘、甘愿赴死的英雄孙丙(亲爹)、与眉娘偷情的父母官钱丁(干爹)、心理变态的刽子手老赵甲(公爹),还有愚昧的丈夫小甲、恪守妇道的知县夫人和崇拜英雄的小山子等。

        剧中的眉娘饰演的让人印象深刻,她是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的人物。她与身为县长的干爹偷情,既风流又泼辣,但是她真实、豪放、不掩饰。序幕中的咏叹调“人生最美荡秋千”以舒缓柔美的音乐引出荡秋千之后转入激昂的旋律,类似于“我有三个爹”这种唱词,显出她自由无拘,爱的豪放而又炽热。第二幕中,眉娘冒死前去向情人干爹求情,又诉说着对二人美好爱情的沉醉。被知县夫人发现后,敢于承担责任,同时表达了为救父亲不惜代价的决心。而县长钱丁是一个内心活动十分复杂的角色,虽然他与眉娘偷情,却不是西门庆式的花花公子,他有理想有抱负,但是苦于时代黑暗而报国无门。第二幕中他想帮助眉娘救亲爹,又担心连累正妻;第三幕咏叹调“大清朝,你就亡了吧!”愤恨于国家倾颓却难力挽狂澜。

       歌剧开场是用老艺人的山东琴书进行叙述和代言,介绍了故事发生背景与即将要出场的人物。之后在每一幕的开始都用山东琴书作为歌剧的主线贯穿其中,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民间说唱形式有效的间隔出一个区别于正戏的独立舞台,利于叙事的开展。此外,他还充当了一些被简化的角色,如朱八爷、袁世凯等,代替角色发言,灵活地参与到剧情的发展中。琴书艺人说唱表演的同时,背后还有演员以舞蹈动作对琴书艺人的说唱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这让人想到了“双簧”这一表演形式,更加增添了民间故事韵味。

        从音乐上来说,山东特色的地域性音乐色彩十分丰富。反殖民斗争带领者孙丙本身就是唱“猫腔”的艺人,这里的“猫腔”虽然与现实存在的“茂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本剧作曲家紧紧抓住了“茂腔”的音乐元素,在唱段和间奏中皆有体现。其实说实话,我在唱段中对于茂腔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可能是有对其不很了解的原因,反而是西洋乐队演奏过门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茂腔的旋律特点。比如孙丙与小山子争执“谁来赴死”这段冲突时,奏出茂腔过门更显生死悲凉。最具茂腔特色的地方是最后送葬的部分,采用了唢呐吹出茂腔音调,悲怆的唢呐声仿佛是真的葬礼一般。众人托举着孙丙,漫天的白色纸片仿佛是大雪般非常有灵性的充满舞台空间,给观众心灵上沉重一击,同时也带有更深刻的灵魂拷问。

        此外,作曲家在创编过程中,为了深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莫言笔下荒诞、迷茫的时代场景,采用的旋律走向与和声配置都不似传统,让可听性上就稍逊一些。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旋律性与技术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协调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多为剧情和人物服务了。还有在唱词的方言特点上也有涉及,但囿于我个人水平以及对整个剧本资料搜索不足的缺憾,稍有感悟,却很难仔细道来,些许遗憾。

        观看之后,我曾在网上搜索紫茵老师关于《檀香刑》的乐评,果然看到其首演后的文章,有些不太明晰的点也从紫茵的评论中得到答案。

        舞台布景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充满了魔幻色彩。序幕中的巨大人脸面具和支撑的胳膊象征着当时不堪列强、清政府压迫的苦难百姓。第一幕的巨型绣花鞋既有捆绑束缚之势,又隐晦体现了与干爹偷情的色情意味。第二幕中的两个人脸一个代表冷漠,一个代表惊惧。歌剧第四幕中,孙丙与假扮成孙丙的小山子在被琴书艺人扮演的袁世凯审判时,琴书艺人站在舞台后的一张象征袁世凯的巨大丑陋的脸张开的大口之中,真假孙丙一人面向观众,一人面向袁世凯,使得观众也颇有参与感。劫狱场景中,孙丙是被绑在具有清朝皇权象征意义的大手上的。行刑场景时,孙丙被绑在由四根巨大的木橛子象征的行刑台上,以夸张的舞台的方式呈献给观众檀香刑的悲惨。

        通过山东省文化节剧目展演这两个月也写了好些评论了,以《檀》结束算是隆重收场非常之开心。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改编的还算是亲近大众,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曲高和寡不知所措。最后以莫言大师的赋诗一首以做结束,祝这个时代与今日音乐发展都能越来越好。

    “一曲高歌动九霄,檀香郁勃气缭绕。兴叹今朝山河好,谁知当年泪如潮。”——莫言

相关文章

  • 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作为山东省第十一届文化节的大轴戏,歌剧《檀香刑》颇具分量。因为文化节...

  • 檀香刑

    语言的感染力和画面感到底能有多强,这是无法用语言所描述的,一本好书。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想象空间和影响远比一部电影所...

  • 檀香刑

    小媳妇不知天高地厚街上荡秋千比美 干爹亲爹小甲的死又复生的爹爹汇聚一堂 为延缓亲爹的刑把自己卖给干爹陷伦理纠纷 1...

  • 檀香刑

    第一次读莫言的作品,觉得还挺惊喜的。 莫言的文字很复杂,他的行文时而充斥着语言暴力,时而文辞繁复华丽,总是能够让人...

  • 檀香刑

    一次的电火石光,觉知作为大学生,肚里没有一点墨真觉得不太好,从莫言作品中抽选了这本书,从前所接触的也有爱国情...

  • 檀香刑

    是这样吗? 莫言所谓“最忌讳”,我觉得大可不必。 他用世上最常见的现象来试图阐释他的道理,但月亮阴晴圆缺以及瓜熟蒂...

  • 《檀香刑》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生在山东高密县的一个孙姓,在德国佬来的时候去抗德。 他的女儿也姓孙,可是...

  • 檀香刑

    《檀香刑》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

  • 檀香刑

    檀香刑,名字很雅,杀伤力也不大,但折磨人的程度,却比凌迟高了几倍。不知道中国古代是否有这种刑罚。但是想出这种刑罚的...

  • 檀香刑

    《檀香刑》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驰情入幻,炫艳逞奇——评歌剧《檀香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c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