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认为脾气好的人,只有当了爸妈之后,才知道自己可以有这么多怒火!然而,人们都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但在那个时刻,却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女儿2岁左右的时候,刚刚适应如厕,基本不会尿床了。应该是大脑发育受限的原因,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当她特别悲伤的时候,她会控制不住自己小便。记得有一次带她出去玩,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回家,而且大发脾气。整个过程弄得我和宝妈精疲力竭,一直极力压制着怒火。好不容易把女儿抱回家,就生气的想让她自我反省一下,呵斥了她几句,然后不理她的请求。女儿开始委屈的大哭,也就20-30秒的时间,女儿突然大喊:“尿裤子了。”现在回想起来整件事,我都几乎忘记了自己生气的原因,但是女儿哭泣的惨状一直还历历在目,并对当时的做法感到后悔。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和我类似的经历,不断的情绪失控又不断的后悔自责。其实,情绪是人类的好朋友,即便是负面的情绪对人也大有裨益。只不过有些时候它们不太听话,而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修养来控制它。
我最开始尝试控制情绪时,总是以失败告终,每次都会在事后懊悔,感觉自己不能知行合一,真的没用。后来才慢慢了解,这种自责的情绪其实也是负面的,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帮助,正常人都会发火,这没什么大不了。偶尔的一次发脾气,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家长需要做的是做好补救工作。
首先是认识到自己情绪失控,刚开始很难做到,需要不断的尝试和练习。其实是接受自己发脾气的事实,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它。做到这点就更需要下一番功夫了,需要父母学会自我反省和复盘,只有真正认识到不足的家长才能做到。最后就是道歉,并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你们两个不同的情绪。这样做可以修复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同时认识妈妈/爸爸的情绪,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发脾气是有原因的,并约定你们一起控制情绪。
当然,如果做到不发脾气是最好的,怎样才能对孩子不乱发火呢?
第一, 认识自己的情绪
听过蹄猫的故事吗?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其实是把心头的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比如我们看到家里乱七八糟,或者工作不太顺心,诸如此类等等原因在心头积累,让我们情绪十分压抑。而孩子的行为可能是一个导火索,让我们爆发而已。
我们可以不断认识自己的情绪,在有一点点苗头时,就去认识它,抓住它,然后才能摆脱那些另自己不太舒服的因素。
第二, 学会暂停
在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学会暂停。其实这是一种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因为情绪失控时,我们是没办法用理性思考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冷静,让理智重回大脑。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
第三, 积极认识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
孩子时很成人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他们的行事逻辑和成人完全不同,当我们不断认清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时,自己就会生出很多耐心,对自己和孩子都斛宽容很多。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总是把水倒在地上,这可能会让大人感觉很厌烦,感觉孩子故意和自己作对。但实际上,孩子只不过是在认识水这种食物的过程,而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认清他的行为可能给家人带来麻烦。
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也在不断成长,哪怕是和半年前相比,自己的情况已经好多了。虽然有些时候还是会怒气冲冠,但是很快会冷静下来,不至于影响和孩子的关系,也让我和孩子的沟通更加融洽。
情绪修养的路还有很长,我需要和宝宝一起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