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怎么做呢?

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怎么做呢?

作者: 毛妈Tracy | 来源:发表于2020-01-17 17:21 被阅读0次

如果你的爱人,非常坚持让他/她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祖辈,介入孩子的教育,你不能接受,你接下来会怎么应对?对于一个常年混迹于各类妈妈圈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简直经典到能和“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要救谁”一样经典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几个妈友给了我不同的答案。

妈友A:我老公让我公公婆婆来,我还挺感激的。但是说实话,老人带孩子真的不行,哎,自己多辛苦点吧,希望老公能体谅。

妈友B: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事都吵了好几次了。

妈友C:都是为了孩子好,跟老公好好说呗,互相妥协妥协,忙的时候让父母来救急,不能让父母长时间来。

……

当然以上都是大家脑补的应对之法。但在真实生活中,可就没那么温和了。我就看到过一对夫妻,他们在我面前从正常谈话到激烈争论。他们争论的内容就是,丈夫的父母,即孩子的爷爷奶奶,到底能不能介入孙辈的教育。比如孙子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认为,不能这么做,因为老一辈的观念和这个时代脱节了,爷爷奶奶的教育观会把孩子弄得无所适从,甚至让孩子变傻。而父亲则认为祖辈的介入完全OK,他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难道自己的妻子居然认为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自己傻?当双方的言辞越来越激烈,我在现场分明看到了双方的“眩晕”——他们忘记了自己到底要处理什么问题,他们忘记了聆听对方可能的正确的想法,他们忘记了周围所有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

明明最初的梦想挺好的,但是这天呀聊着聊着就变味了,血涌上头,头晕目眩,攻击性十足或者冷暴力开始,最后扔下一句“切!我不跟你说了,跟你说不通!”就甩甩头走掉。此时,我们忽略了什么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对方的一句话感到愤怒,也不是因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而是因为它底下所隐含的标准。例如在学生时代,父母逼我们做某些事或是禁止我们做某些事的时候,真正引起我们反抗的很可能未必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父母背后潜在的判断标准:只要爸爸认为是好的,就一定是对你好的;只要妈妈不允许你做的,你就一定不能做。

——《深度说服》P11

其实我们很多沟通的问题都是分歧的问题。无论你期待沟通的结果是什么,是合作信赖,是相互谅解,哪怕是把话就说到此处,我们到此为止,我们都需要直面分歧、管理分歧。处理你与对方的分歧,是沟通中的重要功课。这世间的沟通分歧,我们可以粗略地分成两大类——利益的分歧与认同的分歧。利益分歧是指,我们对有形价值承载物的争夺。利益之分歧,在沟通中普遍存在,家事、商事、组织、社会,乃至国家,大量的分歧都是利益之争,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是分歧最常见的存在形态。在《深度说服》这段话中,我们会发现利益分歧不是唯一的分歧,除了利益分歧,还有第二种,认同分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你在社交媒体闲逛,突然看到一个人对公共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瞬间感到自己的三观被严重冒犯,觉得我的朋友圈、微博好友里面,怎么会有这种人啊,他是脑子进水了吧?这种情绪化的冲击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你会动手把对方直接拉黑——嗯,世界似乎回归和谐。

坦率讲,当你被某些言论冒犯、冲撞,你的利益——当然,我这里说的利益是指金钱,或其他有形价值承载物,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你依然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刺激,并采取行动。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便涉及认同的分歧。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夏皮罗的理论,认同有五个支柱,夏皮罗教授称之为BRAVE模型,即信仰、仪式、忠诚、价值观、情感上的重要经历——就比如说你在恋爱中遭受到的背叛,你在海外遇到危险时国家给你提供的强有力的救助。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你认同的核心内容——如果这五个维度遭受冒犯,你就会感受到认同分歧的这种强烈冲击。

人们一旦进入到认同之分歧,情绪会被快速激活,对话的双方就会迅速进入一种“眩晕”的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他们看不见别人,只看得见敌人;他们不认为对方只是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想法的普通人,而是认为对方想要摧毁自己。

了解了分歧的不同之后,我们需要做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认同的分歧。

因此,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暂时没有头绪,可以试着用这个思维工具来辅助你的大脑:我正在用什么标准看待这个问题?我还能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的选择?我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我要做什么决定?

——《深度说服》

如果你在对话过程中,发现对方和你分歧的性质,不仅仅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利害得失,而且触碰到了你或者对方深刻的价值基础,涉及信仰或情感当中的一些重要经历,请你把对话过程暂停。那种精致利己,高度理性的协商逻辑,那种带有思辨性的,和对方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说,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对自己,我们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基于什么价值观(标准)?

对对方,我们不妨给对方这样一个事件:他的价值观(标准)是基于什么样的故事?

是的,不是道理,而是故事。故事,可以把一个“敌人”,重新还原为一个活色生香的人。你一直看不上的那位沟通的对象,直到你给了他讲述自己故事的真实机会,直到你了解了他贫瘠的童年,家庭对他的全情关爱,以及这种关爱在他成长中给予他的无限力量,你才能理解他对父母的臣服。了解站在你对立面的那个人的真实故事,而不是支撑他立场的理性理由,你的对方将可能从你的对立面中重新走出来,变成一个立体的人。我们便会对对方的处境产生真实的感受,我们会想,也许如果我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也会有类似的决定吧?如此,同理心才会出现,分歧才有可能弥合。

所以,如果我们在处理的是认同的分歧,这种分歧将携带“神性”,它的解决不依赖讲理,而依赖叙事,叙述什么过往、什么曾经、什么阅历构成了我,支撑起了我此时的立场。认同分歧的解决,是一场时光旅行,我们会走到这个人的生命经验的内部去,去寻找他的脉络、去理解他的苦衷,然后去获得人之为人,那份同理心的共鸣。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帮忙带孩子,你不愿意,接下来如何沟通呢?

我想说,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你不愿意?你的故事是什么?

然后,问问你的爱人,为什么想要父母来,他有什么故事?他的父母有什么故事?

听完故事,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相关文章

  • 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你的爱人,非常坚持让他/她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祖辈,介入孩子的教育,你不能接受,你接下来会怎么应对...

  • 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但是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其实根据教育学家的研究,父母的话对孩子的...

  • 20220709责任意识的培养

    小时候,虽然身处农村,但是父母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即便家里有三个孩子,可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总是谨遵父亲的嘱咐...

  • 当孩子顶嘴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会遇到孩子“顶嘴”的情况。当孩子顶嘴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建议: 1....

  •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该如何辅导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呢? 一位清华教授根...

  • 长大后我学会了接受

    小时候,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因为家境其实不是很好:农村出生,父母都因文化程度不高只能给别人做工。爸爸在井下工...

  • 学历的尴尬处境

    身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可以让家里变的富裕些。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幸运的是,老爸老妈对于...

  • 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每天打开手机, 到处都是有关孩子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怎么做的视频...

  • 自身的麻木

    我们从来都是要求朋友怎么做 我们从来都是要求父母怎么做 我们从来都是要求爱人怎么做 我们从来都是要求孩子怎么做 我...

  • 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我的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俩的文化程度不高,没能像那些比较有文化有学问的人那样用刻意书写出来的家风家训来教育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怎么做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fh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