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
“钱是好多,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买房买车、人情往来、养育孩子、赡养父母、日常生活……哪样不需要钱?
所以不管月入多少,结构如何,我们总是需要攒钱。
前几天,一位“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的南京姑娘火了。
她一整年买衣服不超过一百块,每个月收入能存下来90%。
才32岁,就在南京攒下了两套房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2539/6f3ba85fb2c0094c.jpg)
王尔德曾说:“我年轻的时候,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知道,真是这样。”
这个世界充满了风险与变故,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存钱,是一个人的远见。
会存钱的人,懂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
他们知道有一笔存款,就是给自己存了一份尊严、底气,和随时说“不”的自由。
他们知道未雨绸缪,提高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
存钱,是高度自律的表现。
存钱的人,有着超强的自控力和忍耐力,他们能够延迟自己的满足感,克制欲望。
就像斯坦福大学那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著名试验。
那些不吃糖的小孩不是不想吃,而是他们知道,20分钟后,能比别人多吃一颗。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聊到了“金钱观”。
嘉宾丁学良提到他一个犹太人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家总觉得我们犹太人爱钱。
但后来我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世世代代都爱钱?
因为一旦遇到迫害,能把一家人的命买下来的,就是钱。”
犹太人明白,存钱就是对未来负责,是自己和家人活下去的保障。
存下钱的人,比起钱,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人生存下了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