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他以一己之力,无心插柳柳成荫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天下第一”。
一、身世最离奇
老子这个人的身上有太多解不开的谜。他像一条神话中的龙,来去无踪,见首不见尾。
《史记·老子列传》里记载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又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又说:“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究其实,连离老子年代最近的司马迁也搞不清他的身世。
二、仅以五千言开道学之宗,内涵最丰富
在儒家,孔子晚年编订或整理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文化典籍。他一生述而不作,《论语》是他的众多弟子追述记录下来的。
而老子仅以五千言的原创文字开道学之宗。既有对宇宙起源和宇宙本体的探讨,又有对社会、对人生的探索;既有系统的认识论原理,又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囊括了哲学、伦理、政治、军事、教育、经济、审美、环保生态、养生以及空间理论等各种学说。
三、首次提出“柔弱胜刚强”,石破天惊
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常被现代学者所诟病,认为老子看不到刚强的作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者恒强,弱者消亡,这是现代的进化理论。然而,这一理论其实是很片面,很短视的。独立学者王东岳的《物演通论》提出万物演化的递弱代偿原理,石破天惊地为我们揭示了最原始最低级的物种,越繁衍越昌盛,而最强大进化最快的物种,已经灭绝了不知有多少。人类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而且明知前方是深渊,却毫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这才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就写下了“柔弱胜刚强” ,原来才是真理!遗憾的是两千多年了,竟然没有人能够读懂!
四、身体力行“为无为”,无一丝一毫的功利之心
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这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的成书经过。
我们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老子出关骑的不是马,而是青牛。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一路走得悠哉游哉的。如果不是关令尹喜强烈请求,恐怕老子也不会写下《道德经》一书。“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还用得着说些什么吗?他什么都不想说了。
古人说:“君子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老子什么都不想立,最后西出函谷,飘然而去。他写了五千言的文字,写完就放下了,全然不在乎别人(后人)会如何评价。这是何等的洒脱啊!
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我捧读这本小小的“大”书时,我分明看到长髯白须的老子,坐在云端,向我露出温情和蔼的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