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毕业生月薪不到六千”这样的社会大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虽然早就知道毕业生平均薪资并不高,即便工作个三两年,五险一金只有四五千的不再少数,但每每看到这样的讨论时总会有很多感慨。

再一次看到底下那么多过来人的吐槽时,还是觉得很扎心。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个在地铁站抱头痛哭的25岁小伙子,是上个月的事了。当时他在坐在地上,口中不停念叨着:自己不会喝酒,真的不会喝酒,任谁来安慰都无济于事,后来有人把他老婆叫来了。
年轻人在她怀里不停地说自己没出息,对不起她。小伙子做的销售工作,为了签单常常需要陪客户喝酒,生活很不容易,压力实在太大,便想要大哭一场。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丝毫不比父亲祖父那辈人轻松。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二十多岁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痛快的事!
真要说的话,顶多也只是表面风光的人,把那些经历的不如意和辛酸一个人咽肚里去了。
毕业了,你以为自己进到了天堂,其实那是地狱。
多少人出了校门才知道,老师比老板仁慈得多?所以好多人工作以后才会觉得读书很幸福。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那么快,为什么困难到交不起房租的好多人还总是想要留下?
城市炫目的霓虹灯刺激着许多年轻人,他们就像飞蛾那样一个劲儿地往上扑。

他们想的是,万一哪天就成功了呢?这种事谁又说得定?不想回三四线老家,好多人说还不是因为觉得不甘心!
大家都是俗人,抛开读书提升气质修养那些,受这么多年教育最主要图的不就是想让自己未来的路好走些。
读了那么多年书,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精力,又没有人是傻子,谁不想在一线大城市混得好,将来飞黄腾达了收回这些成本?
我们贬损无数工作,当时盲目乐观的我们,眼睛长在头顶上,深信毕业后的自己会长驱直入到百分之一的上流社会,衣着光鲜、前后簇拥着出入高档写字楼。
大学生遍地,研究生一抓一大把,明眼人都知道,这才是现状。
这是个学历至上的时代,想迈进大公司企业的门槛,他们首先要的就是你那张毕业通行证。于是你努力地考了大学,可能又刻苦读了研究生,如愿在毕业后到公司上班,做着你觉得体面的工作。
但当你拿着不到六千块的工资,受了领居家谁谁的一个白眼,说读这么多书,还没一个送外卖的挣得多时,你敢摸着良心说你不羡慕?

理直气壮地羡慕,但你没理由怨恨。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对于它的相对公平,你必须心服口服。
我是白手(无业游民),眼高手低的白手,还把自己的无能和不作为归罪于这个社会和别人,那我为了改变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做过什么?
这是清醒的一代,还是迷惘的一代?谁能下个准确的定论呢?
这本不该是毕业生的错。
多少人大学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一毕业就被匆匆赶到社会,哪里经得住潮涌而来的事实?
毕业后,成了不折不扣的社会人,车房重担压来,想赖也赖不了了。没人教这些,应试教育扶了那么多人,也坑了那么多人。
读书使人圣洁,可当它没法填饱肚子时,谁又能说服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过穷困潦倒的月光日子?
见得越多,就越明白为什么有人回家考公务员,回家当教师,做着这些看似以前想都不会想的工作。
这些行业确实稳定,福利也很不错,最重要的,至少不用像在一线城市的公司里那样成天受着996的积压,不用因为失业而忧心忡忡。
拼搏在一线也好,二三线也罢,生活方式这样的东西永远不该受人指责,你觉着哪种方式能得到你想要的,别人就没资格说你错。
过一天是一天地好好活就是了。

生活骗了你,抱怨也没用,只要你有胆量,就反过来欺骗它!
失败是青春的特权,感情受挫,失业不顺,至少你还有家人朋友,只要有他们在,就别怕输得精光!
文丨冬泉 图丨网络
谢谢你愿意花时间读我的文字,你能够有所收获就是我最大的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