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的流动性,仅限于普通群众和精英阶层,再往统治阶层走,有一个天花板。因为游戏规则是统治阶级制定的。
人类历史上,都是寻求财富、权力的再分配,换而言之,就是打破阶级的天花板。然而,至今为止,血与火之后,总会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和天花板,在这一座阶级金字塔上,仿佛看到了整个人类的历史。
我们总批判阶级固化,但是批判点在哪里?我们总是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不好的,应该给予所有人公平的定义,那么如何定义公平,这是学术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那么我们从一个很现实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
阶级固化、社会流动流动性的丧失,不仅仅是存在于个人发展层面的道义上的、公正层面的问题,还会对国家、社会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国过于固化的流动性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活力丧失,难以前进,错过发展的机遇,进而走向崩溃和毁灭。
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日本,经济停滞二十年,社会层级分明,上升的渠道几乎被掐死。就像柯南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里说的:肮脏的政治家的儿子只会成为肮脏的政治家,满脑子只想着赚钱的医生的儿子还会成为这种医生,银行总裁的儿子终将成为银行总裁。那么,日本的下层人民呢——少女去援交、去攀附上层阶级的老男人,少年只好寄托于游戏、动漫、AV等精神鸦片,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宅男。为什么我去宅,迷恋二次元,我选择颓废?原因很简单,我的努力奋斗不能改变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日本青年的典型的特点就是对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这源于对自己社会身份的不认同。因为日本宅男在社交网络上的一句话“如果这个国家要让我为他去死,那这个国家就去死吧”流传甚广,要知道,这可是七十年前开着飞机撞航母的大和民族,从堂堂热血的昭和男儿到如今自我抛弃的平成废宅,中间差的只是一次经济萧条和一个固化的社会。
《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引导青少年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内容。从这些话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的消极情绪。这与大家对青年朝气蓬勃的一贯印象格格不入,令人费解,也令人担忧。本是理想的代言人、奋斗的急先锋、道义的担当者的青年人,怎么就成了形容枯槁、志向全无的“行尸走肉”了呢?
官方媒体看到了问题,然而看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单靠喊几个口号,进行几轮思想教育,强迫学生背点正能量价值观,就能不再丧了吗?真正的麦马克思主义者,永远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永远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分析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丧?很简单,工作压力过大,上升渠道渺茫,别说事业有成开创未来什么的,就连房子都买不起。人又不傻,你能看到的未来预期就这么点,奴不努力差别不大,那肯定丧起来了。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还是那句话,当你发现努力、奋斗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那还奋斗做什么呢?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要举出很多不服气的例子,比如我认识的谁谁谁就是普通家庭出身,然后挣了多少钱,当了什么官,进入了上流社会,你这么说就是危言耸听,图谋不轨。
我想说的是用个例的证明来取代整体的证明是毫无意义的,妄图用单独现象来代表社会现象是错误的。我们国家近十四亿人口,就算阶级晋升率只有万分之一,那么也会有14万个无比励志的故事供人反复把玩、瞻仰、麻痹。一直以来,我们的错误就在于过于关心分子而忽视分母,因为有了很多成功的个例就能证明阶级固化不存在吗?个例的成功总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觉得我也可以和他一样,这也是网络小说的惯用套路,有一个屌丝逆袭的男主角,迎娶白富美,打败大魔王,能让普通群众产生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从中获取慰藉。
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或者所谓的世俗的成功,宏观上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相关性最大的是家族、传承、基因等;其次是时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历史进程;最后才是个人的奋斗拼搏。真正看清这些的人恰恰反而不会消极接受命运的安排,因为他们知道第一条几乎无法选择,第二条需要宏大的战略眼光甚至更多是运气,能够努力改变的只有第三条。但现实中,大多数人最开始盲目信任第三条的力量,碰壁后调头完全信仰第一、第二条——他们往往最终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类人。真正看清并作出选择的,需要五味生活的磨练,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奢侈品,没有哪一把尺子能够配得上你的一生。
也许微乎其微,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