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到王阳明《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中关于岩中花树的著名对话: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以今人之观点,其友人乃典型唯物主义者。其探讨只关注事物本体。此花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花开花谢,自有缘由。你无法决定花的颜色,亦无法决定花的生死。故此花与其心无关。
王阳明的观点却更加丰富,我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在观察一个客观事物时,人心往往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不可能绝对客观。但如果过于重视外物与内心的关联性,忽视了事物的客观规律,那么我们也很难接近事物的本质。这也是中国古代缺乏科学的根本原因。
如此看来,王阳明缺不比其友人高明多少。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友人却有一种避世思想,如果与心无关,那么就无需去关心。而王的观点却含接近事物之意。花在心中,那么其形色便由人塑造,这是否暗含改造世界之意。如此看来,王却又不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