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这一课在讲之前先讲一个成语故事:
有这么一句成语叫一鸣惊人,说的是那些胸怀大志的人们,平时是默默无闻,真到该他展示才华的时候,就是鹤立鸡群傲然而起,他们有志向,也得懂得在沉默中忍受苦难。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主人公就是那位楚庄王。
这楚庄王从一继位开始就不务正业,每天得吃得喝得玩就好了,从没有下过一个政令。大臣都不明白这位君主要做什么,大臣觉得这位君主不务正业,一口气都快玩了三年了,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有一位大臣就受不了了,此人叫伍举,伍举打算要劝谏,而楚庄王听说之后就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但这样也没有拦住伍举,他是冒死进谏。
伍举来到楚庄王面前,用神鸟三年不飞不叫的谜语来让楚庄王醒悟,“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降落在楚国三年,可这三年来也没人看见它飞,也没看见他叫。这不是很奇怪,请问大王这是什么鸟啊。”
楚庄王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暗暗指自己,楚庄王心里很开心可脸上装作不悦,说到:“是这样啊,爱卿,寡人知道,这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它是三年不飞,一飞而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后来楚庄王开始重理朝政,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发展生产,使楚国强大,并欲称霸中原。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诸侯会称霸吗?
生:因为周天子威信丧失了!
师: 为什么呢?
生:因为周幽王昏庸无道,用国家军国大事开玩笑,用点燃烽火戏诸侯,让诸侯对周天子不再拥有尊重心理。
师:这只是政治上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诸侯的经济实力增强!
师:是的,这才是根本原因,春秋时期,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生产工具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师:人类开始了铁器时代,大家想象一下,古人在耕地时用石头,骨头,木头做工具省力,还是用铁做的工具省力?铁农具有那些优点?
生:铁省力,锋利,坚硬。
师:有了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力,原来几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完。除了铁农具,还有牛耕也应用在农业,使更多的田地被开发出来,提高了产量,有利于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所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根本,是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春秋时期,除了农业发展,其他行业也发展起来,请归纳其表现?
生: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师:手工行业扩大,产品数量增加,也会促进什么行业的发展?
生:商业
师:春秋时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所以,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导致各地诸侯势力崛起,而周王室的地位下降;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些都证明,分封制度逐步瓦解。同学们,在那样的形式下,周天子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生:自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统治范围小,实力弱;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师:是的,诸侯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却不听天子命,也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王室在政治,经济上没了实际权力,说明了什么?
生:王室衰微
师: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竞相称霸,操控政局面,实际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因而春秋出现了诸侯争霸。
请问:春秋时先后称霸的霸主有那些?
生: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等告后争霸。
师:请同学们讲讲与之有关的人物及成语故事。
生(1):(与齐桓公有关的故事)
春秋时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争夺王位,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一次正面冲突中管仲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公子小白装死逃过一劫。
在小白齐桓公回到齐国后,立马任命鲍叔为宰相,可是鲍叔却断然谢绝,并说:我只是您一个平庸的臣子,您赐予我恩惠,不让我挨饿受冻,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恩赐了。如果要治理国家,那么就要选管仲。(管胞之交)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任命管仲,最终管仲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生(2):(讲与晋文公有关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