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我今天30了!
是不是很激动,是不是很紧张,很多人问我。
但我完全没有觉得特别的感觉...
30是个啥?
30能吃吗?
30能推荐好友获得裂变优惠吗?
......
好像都不能。
我其实很不喜欢过生日,因为我觉得生日,婚礼,很多这种聚在一起祝福的事情都特别的浮夸...不真诚,也没啥必要。
我最喜欢的还是简简单单,喝杯小酒,聊聊天的时光,大家因为某个人的生日聚在一起,但大家都有机会坐在一起聊自己的故事,互相沟通,吃美食喝美酒,然后在一种安宁的气氛下获得一个美好的记忆,而不是为了一个人做庆贺。
有的时候,我其实不那么喜欢礼节过多,思虑过多的人际交往,它让我有压力,虽然我能理解到这些,也知道它们的作用,但我始终觉得这些礼数隔断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增加了人了解,相处的成本。
你说你们关系到位,还需要靠生日快乐来祝福吗,我和我最好的朋友从来不祝贺生日,因为我们平日里的鼓励,分享都很足够了,哪还需要这格外突兀的生日快乐呢。
如何获得和如何分享别人赠与自己的好意,一直是一个学问,我觉得自己我不喜欢被关注,不希望别人为我做过多付出。我更喜欢的还是分享快乐,或者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我去安慰他,我喜欢做好事不留名,这比让我获得别人赠与我的快乐之后还要鼓励对方情绪要快乐很多。
几个比我小几个月的老同学来嘲笑我30了,有人说我老男人,有人说我奔四。趁着机会,他们也来分享他们各自的生活,婚姻,人生计划。
我像是看电影一样听他们诉说自己的故事,我觉得有意思,但不会沉浸太久,他们有他们的幸福也有他们的难处,归根结底那是别人的生活,我只需要在言谈中送出我对他们的欣赏和祝福即可。
其实年轻的我们都有一种默认,就是我们觉得30而立啊都是老一辈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会觉得它多了不起,也不会特别要求自己去遵守它。什么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对于我而言,它确实是一种警醒,但人不比为此而感到束缚,人家那是对自我高要求的一种生活节奏安排,但在如今,各种挑战压力下,还要一板一眼地要求自己什么阶段完成什么任务,那人生的过程算啥呢。
30而立可以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但日常生活,为人举止,每天的生活恐怕比这30岁到来这一刻的提示更加重要,我觉得与其形式主义地在30岁刚到这一天的时候特别认真,而剩余的364天又特别随意,我宁愿不要这仪式感,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然后自在地迎接30,40等各个年龄段的大礼。
简而言之,如果你对平日的生活不够认真,那么你的30,你的35,你的38都只是手足无措,慌忙度过,想立也立不起来。
作为一个热爱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的人来说,我觉得我的30岁有几个重要的进步和改变,整体来说,我活得更自由了。
它们既不是来自于传统文化习俗,也不是来自于长辈,朋友的教唆。
它们是我切身体会到的感受,是我真觉得自己这么做了之后生活变好了,变舒服了,变自在了。
30岁对我来说,首先是生活上的自由。
比如,我在过去几年里,我所待的城市,住的房子,听的音乐,玩的娱乐都是自己判断,思考然后决定的。
我从一开始只能省钱跟别人合租,到一个人有自己的房间,到最开始必须每天通勤4小时,到现在离太远我不想去,我的生活从没有选择,到主动挑选,在时间上获得多一些掌控,这种掌控的感觉让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自由。
我的行业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我的人脉关系是我接触无数人之后逐步筛选的,我的视野,我的精神是我自己培养的爱好,自己冒险与经历让我有所沉淀的。
靠双手能够让自己活下去,而且越活越好,这样的自由格外珍贵。
其次,是言语表达的自由。
除了生活的自由,我觉得过去几年我最自豪的是自己在言语上所获的自由。
自从开公众号,坚持写作以来,我不光喜欢在公司用邮件表达心声,我也慢慢对公开会议,公开表达这个事情有了一些自信和兴趣。
我很喜欢给别人分享观点,而且我在努力打磨自己的观点,让它足够客观,好让对方无法反驳,我希望通过自由表达种追求出真理,最后大家服的是真理,而不是服我,我不奢求别人认同我,但我希望对方被真理折服。
但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有人反对我,有人排挤我,有人曲解我,也有人忽略我,这些我都经历过了,一开始我还挺不舒服为什么有人跟我想的不一样,但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继续追辩,因为我觉得我越来越享受和别人观点不一一致时,那种碰撞的感觉了,因为当你用观点与世界碰撞时,你不仅会发现更多别人的想法,你自己思维上的优点也会越来越明显。
大浪淘沙,只有经历过深度沟通碰撞的人,才会获得言语上的技巧,再说深一点,才有可能获得精神的成熟,因为你经历过辩驳,经历过反对,才会慢慢铸成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见过太多有想法但不敢表达的人,要么在自恋中变得狭隘,要么在妥协中变得庸俗。
我觉得我会坚持继续表达自我,我会继续打磨我的表达,因为我需要,这个世界也有一部分需要,这是我应该自豪的优点,而不是我应该妥协的地方。
最后,当然是宝贵的精神自由。
我记得我好多年前有一次裸辞,而我曾费尽心思几轮面试才被录取,刚加入那个公司不到一周时间。我大领导跟我说,她说她感谢我对公司的一些建议,她其实觉得我离开是好事,因为现在管我的领导实力可能确实不适合我,她觉得我需要有一个非常资深的前辈或者像马云那样的领导者来领导我,那样我可能才会真正获得归宿,而在这之前,只能不断折腾,但有机会他会愿意和我合作。
我当时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对于她而言,我只是一个员工,她要满足她的利益,当我的诉求和团队利益不一致时,离开的一定是我,而且我才来一周,她早就算好了可能会有磨合风险,所以才给我试用期。
在社会经历这些越多,你越能够嗅到机会和风险的味道。当时大领导对我说了很多挽留的话,但依然无法打动我,因为我不愿意追随格局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的领导,因为他给不了我思想上的自由,我也就没有办法施展我思维上的能力。
关键是我觉得我没有必要,我投一封简历出去就可以找到工作,我能吃苦,能受累,但我没有必要委屈自己,我需要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一个懂得问我怎么办,问我意见的领导,事实证明我现在合作的领导和客户都懂得这一点,而我跟他们合作的很好。
追寻更高的方向,做更好的人,知是非,明真假,这只是我一个普通人的普通追求,但慢慢的我也意识到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追求,这居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当那个年轻的我和领导理念不合而辞职的时候,我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不仅没有人会管我怎么样,而且那些SB领导和员工还能拿工资,而我拿不到。但哪怕这样我依然会离开,毅然往自己的方向前进,你猜怎么着,我不仅活的很好,而且我在社会里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
后来那家公司也倒闭了,很多前同事跑来找我吐槽,我也只是笑笑,因为这与我无关了。经历多了,我觉得人生也没必要争什么输赢真假了,时间证明不证明也毫不重要。
短短几年职场生涯,我见过很多人,怼过很多人,赞赏过很多人,我从一个在家在学校里漫不经心,不怎么表达的闷头青,慢慢也成了再一个环境里有影响力,而且不被别人思维左右的人。
如今的我,一两句话就看得出什么样的领导是SB,什么场面是坑,我敢于指出父母的行为不当,我勇于职责沉溺于玩乐的朋友,我敢于帮助那些不认识但落于危难的人。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不要因为你觉得被冒犯了就代表人家说的不对,很多忠言是逆耳的,而我有勇气接受这样的建议,也用于表达这样的意见,在这个时代,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品德,我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品德。
而我,既不是红二代,也不是高考状元,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通过自我日复一日的探寻和自我教育,我慢慢地也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活出了比较完整的自己。
这是我最宝贵的自由。
所以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不太喜欢去奔一个目标去死拼,我更习惯于保证每天的进步,然后让目标朝着我拥抱,感受生活给自己的加冕。
我不太喜欢为了保守而浪费表达权利,保守的时候保守,表达的时候表达,我喜欢钻研更好的表达,有效的表达,从而社会里表达我的权利,获得我的利益和成果。
最主要的,我不太会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观点,在30岁的时候,我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接下来我会做的是反复优化我的思维,丰富我的精神世界,不受骗,不吃亏,不上当,不上头,希望能够更加理性,更加冷静,面对未来更加笃定。
如果按传统的标准,30岁的我,所拥有的的东西肯定不够格,无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伯伯,哪怕同学同事看我都不一定觉得我是成功者。
但按我自己的标准,我觉得我很好,我活在这世上,无牵无挂,我会怂,我会怕,但我也会勇,也有智。
但我觉得我活的潇洒坦荡,不麻烦别人,不亏欠别人,也不会过多宽容别人,我有原则且以此为根本,而也是原则给了我相当重要的指引。
做人做事讲分寸,你才会知这世界行径的自由在哪,足够自律你才会足够自由。别说什么30而立,40不惑,做好该做的,很多烦恼你是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答案。
该立的早早就立了,该惑的一辈子都想不明白。
朋友们,别被传统吓傻了,let's break the chain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