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相约去本地一家知名的火锅点小聚。
吃火锅,一向是我这个川妹子的最爱,所以,不到约定时间便欣欣然而至。
进得门来,左手一排鱼缸,右手一溜假花,媚俗地讨好着食客,无甚可表,直上二楼,大厅散落着几张台,晚些时,这里便会密布着市井特色的嘈杂之声,不过此刻还是宁静的,我独自坐在沿窗设计的一个散台上。
紧临小区的缘故,抬眼便是那个不大的街心花园,虽是冬日,阳光却出奇地好,薄薄地洒在洁白的雪地上,不时地,会走过一两个行人,会驶过一两辆车,总之,感觉悠闲而自在。
有了儿子以后,多久没有这么轻松了?
在自浮生偷得的半日闲中,我惬意地拿起桌上的一份《中国剪报》,享受这久违的悠闲时光。
可是,看着看着,我的心开始颤抖起来,如哽在喉,一时竟无法平静。
不是文字的魅力,不是文人的多情,只是因为,那是来自解放初期的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午后的悠闲时光大凡作了母亲,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事情,心都会较前更柔软、更细腻、更善感一些,因为,很多时候,总会不由自由地联想到自己的孩子。
那也是一个孩子,倘能活到今天,他该是一个七十余岁,含饴弄孙的老人吧?可是,无情的历史却让他的生命定格在了1949年,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个日子。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只知他姓宋,他的父亲叫宋绮云,曾任杨虎城将军的副官,从他出生时起,他的生活便局限在了铁窗之中,牢狱里的阿姨们叫他“小萝卜头”。
文章是当年的行刑者回忆危害他及他父母的经过,记实的描述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这想象,如一把刀,将我的心亦伤得疼痛不已。
文字有着怎样的魔力,竟能如此真实地将当年血腥的场景再现眼前?
一时竟不敢再看那篇文章,抬眼望着窗外,一样的风景,心情却已是迥异。
思绪仿佛悠悠地飘到了很久以前,曾经看过的一部影片,因为年幼,故事情节早已忘却,但印象极深的有那样一副画面:冷硬的铁栏杆后是小萝卜头大大的脑袋,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
他在看什么?我曾暗暗地猜想过,也许是天边飞过的一只不起眼的小鸟?也许是高墙角落的一朵瑟瑟的小花?也许是在接一滴来自天边的雨丝?
……他的心里,会在想什么?自小便生活在五尺囹圄的他是否知道什么是自由?是否想过有一天得到自由?
这些,对于时隔半个多世纪的我是无法想象的,就如同如今我不知我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一样,但是,我又是那么确切地知道,孩子的心是多么善良,多么纯真,也因此,每每看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灾难我便会格外难过。
孩子是无知的,却被命运驱使着去承受父辈的责任;孩子是无辜的,却被那样残酷地扼杀在生命的萌芽时期。
午后的悠闲时光,我的心就这么被上世纪的一个孩子的不幸命运深深地牵动着。
我在想,倘没有他的父辈们的牺牲,六十年后,我是否有机会坐在这里享受我的悠闲时光?
我在想,倘他的父母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将他带临乱世?
我在想,应该如何让我的孩子通过历史来认知这个世界,认知人性?
午后的悠闲时光,任自己泪如雨下。
补记:查阅资料知道“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他是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