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件事导致我情绪爆发:
早上带希希和熙宝去街上,希希想要的东西都买了,她说想吃烧烤,我也买了,后来我又买了三串里脊肉。原本想着我们一人一串,熙宝肯定吃不完那么多,所以我给她吃了一部分,剩下的我吃了。
希希吃完了她的,她还想吃,我想她之前已经吃了两串了,所以想着不能再给她了,然后她说了一句:“你把熙宝的也吃了,别以为我没看见。”原话我记不清了,意思大致是这样。
我听了心里一肚子火,心想她太自私了,总是什么都顾着自己,以前也经常因为这一点而生气,尤其是今天她的说话方式,让我特别生气,当时情绪扭转不过来。
我对她一顿说,把以前很多事都拿出来说了,越说越生气,就觉得她自私,光顾着自己,不爱我,不孝顺……很多情绪和陈年往事都牵扯出来了。后来在回来的路上,我也没理她,一直陷入自己的情绪里出不来,后来我在想,怎么想办法走出来。
于是我开始觉察,我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为什么任凭她怎么说怎么道歉都消不了心里的怒火呢!
我觉察到了我的情绪根源,是因为她那句话刺痛了我,我感觉她不够理解我,不心疼我关心我,只顾着自己。还有就是,我不喜欢她对她的小伙伴或者外人那么好,比对我和家人还好,所以我就把这一连串的纠缠在一起了。
而且我一下子想的很远,觉得自己教育很失败,怎么教出这么不懂事不孝顺的孩子。后来我仔细想想,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的纵容,我们一边没有原则,一边又因为孩子不守规矩而生气。
比如在家里,我们都会忍不住把好吃的,好的东西让着她,从小就是这样,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改不了。另外就是物质的匮乏感,总是会觉得怕浪费啊!尽量买的东西刚刚够,让孩子有一种匮乏感,总想要多的,人心的贪念,是很正常的,何况是孩子。
从小就没有刻意去给她树立一些规矩,必须要怎样,所以导致她比较随意。想了很多,其实我想,这件事也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不过确实应该给她上一课了。
我突然想到要让她学习国学经典,知道一些规矩,孝道,尤其是弟子规或者国学经典里的内容,应该让她记住,作为她提醒自己的准则。
想来想去,就觉得想通了,想想自己真的可笑,跟孩子置气。后来回来我也没有理她,有时间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碍于面子,会迈不出那一步。后来我看到她给我写了一封信,画了一幅画,被她感动了。
她经常用画来表达她的想法,说出了她的错,以及反思,让我原谅,其实应该要她原谅的是我,我也做的不对。尤其是她说不应该不经过思考就说出来一些话,而且她画的画真的很生动,符合意境,心里一下子被暖到了。
今天晚上的时候,给熙宝喂药,她怎么都不喝,最近喂药总是这样,一方面看到她喝药的样子很痛苦,心疼。一方面因为怎么喂她都不张嘴,只是哭,只能趁她哭的时候,喂一点进去,就几口药,喂很久都喂不完。
心里又气又急又心疼,我就喊了起来,你要怎么样才能好好吃药,我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使劲的摇晃她的身体。后来还是艰难的喂完了药,她一边吃一边哭,嘴里还说抱抱,我听着好心疼。喂完药我就抱着她安慰她,我心里在想,明天能不能多兑点水,让她像喝水一样喝下去。
我有时候拧起来特别轴,钻进死胡同出不来,情绪还会失控。其实之所以那么纠结,还有一个原因是看到她把药弄到脖子里,心里又想着很难洗。
我发现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很矛盾,当我觉察到自己不好的情绪时,我不能接纳,很想把它压制下去,但是反而适得其反。
我发现自己太要完美,不能接受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或者在别人面前呈现出来不好的一面。这会忍不住想隐藏,内心的两种声音就会纠结和吵架,产生情绪混乱。
正确的做法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去看待内心两种纠结的声音,接纳那个自私的,不好的,爱面子的,胆小的,懦弱的……自己。不评判,不评价,只是默默的接纳它。
先接纳自己的不好和不完美,再加以修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