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纸上时光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番外(9)2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番外(9)2

作者: 打篮球的天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05:21 被阅读42次

黄山诸峰,以天都、莲花二峰为著;黄山诸景,以奇峰秀石、雾气云海、奇松怪柏为佳。

本篇即以这些为主展开描写。在描写中,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的特征,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

这在写登天都峰一段最为突出。

如始登天都时,描写随着人的越登越高,山峰与云雾之间先是云雾隐山、后是山峰破云、最后是二峰特秀的微妙变化,准确形象,视野开阔。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锈”,则以高处俯瞰的特殊角度,描绘出红枫青松在“峭壑阴森”底色映衬下缤纷灿烂的图景,十分浓丽鲜明;而最为精彩的是对云雾松柏的描写:云雾半作半止、来去无定、或左或右、时出时没。人在其中,似与之嬉戏玩耍;山在其中,似随之隐现浮沉。在云雾变幻中,青松或曲或挺、或纵或横,翠柏则似苔藓,紧贴岩石,千奇百怪,生机勃勃。真是一幅变幻流动、气象万千的黄山云海图。

此外,写黄山奇石,莲花峰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黄山各处或空阔、或鲜丽、或奇崛、或华美的景致,令人如同亲历黄山那美不胜收的奇景。

相关文章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番外(9)2

    黄山诸峰,以天都、莲花二峰为著;黄山诸景,以奇峰秀石、雾气云海、奇松怪柏为佳。 本篇即以这些为主展开描写。在描写中...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1)2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译文】 戊午年九月初...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3)2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4)2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7)2

    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

  • 浅读《徐霞客游记》七

    《游黄山日记后》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重游黄山的游记。徐霞客第一次登黄山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2)x2

    【原文】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5)x2

    初五日 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歧路侧,向莲花...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6)x2

    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8)x2

    初六日 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宋为导。遂同上岭,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番外(9)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s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