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纸上时光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4)2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4)2

作者: 打篮球的天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05:20 被阅读13次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⑤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

到达天都蜂侧,顺着流石像蛇一样地爬行而上。

抓扯草木荆棘攀援,石块丛密而起就从中穿越,石崖陡斜则扒崖而行。

每当遇到手脚无着落之处,必然是澄源先爬上去再伸手接我。

一想到上去已经如此艰难,就想到又怎么下来呢?最终什么也不顾了。经历了数次危险,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

峰顶上只有一块耸起数十丈高的岩石,澄源在岩石旁边寻找、观察,发现石阶,便扶持着我攀登。万座山峰无一不低伏在脚下,唯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

此时浓雾忽起忽止,每当一阵浓雾飘来,就是对面都看不见。眺望莲花诸峰,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只有在天都峰上,我走到前面,云雾则落在身后;我越到右侧,云雾便从左侧升起。顶上还有横枝弯曲、主干挺拔的松树;柏树的枝干虽然有手臂粗,却全都平贴在岩石上,像苔藓一样。

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往下看群峰,有时露出碧绿色的尖顶,有时又淹没为银色的云海。再眺望山下,则是阳光明亮,是另外一个世界。

夜色渐渐临近,于是把脚朝前伸出去,用手在后面据地,坐着往下滑行。滑到最险要的地方,澄源便肩、手并用地接住我。穿过惊险地段,下到山坳时,暮色已经降临。又顺着峡谷越过栈道而上,到文殊院住宿。

相关文章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4)2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1)2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译文】 戊午年九月初...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3)2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7)2

    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

  • 浅读《徐霞客游记》七

    《游黄山日记后》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重游黄山的游记。徐霞客第一次登黄山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2)x2

    【原文】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5)x2

    初五日 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歧路侧,向莲花...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6)x2

    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番外(9)2

    黄山诸峰,以天都、莲花二峰为著;黄山诸景,以奇峰秀石、雾气云海、奇松怪柏为佳。 本篇即以这些为主展开描写。在描写中...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8)x2

    初六日 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宋为导。遂同上岭,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j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