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的曲折心事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07:23 被阅读0次

范滂给儿子的遗言: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建宁二年(169年)汉灵帝刘宏大批诛杀党人,诏令紧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来到县中,抱着诏书,关闭驿馆,趴在床上哭泣。范滂听了说:“一定是为了我啊!”立即去监狱投案。县令郭揖大惊,出来解下官印绶带要一同逃跑,说:“天下大得很啊!先生为什么来到这里?”范滂说:“我死了祸患就终结了,哪敢用自己的罪来连累您,又让老母流离失所呢?”

范滂的母亲前来与范滂诀别。范滂对母亲说:“仲博孝敬老人,能够供养母亲,范滂跟随龙舒君命归黄泉,我们生死存亡各得其所。希望母亲大人忘掉不能忍受分离的深情,不再增加哀伤。”他母亲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好名声,又还想要长寿,能够兼得吗?”范滂跪下接受母亲教诲,叩头两次和母亲告别。范滂回过头对他儿子说出上面的遗言。

这种心事,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恐怕只有中国人能懂。

试着理解一下:人的确不该作恶;而我不作恶,却是这般田地;让我怎么教你呢,我也不知道了。


范滂 (137-169年),字孟博,汝南郡征羌县(今河南漯河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  。东汉时期大臣、名士,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 ,与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并称为“江夏八俊”。

举孝廉出身,符合光禄四行 ,迁光禄勋陈蕃)主事  。受到太尉黄琼征召,迁  汝南(宗资郡功曹。  延熹九年(166年),受到牢修诬陷,获罪下狱 。经过审判之后,释放回乡  。

建宁二年(169年),去世,时年三十三岁。


不知道范滂死时他的儿子多大,估计是听不懂父亲的教诲,我也没有查到范滂之子的事迹。

不过从范滂家族后代的几位名人身上,我们还是能看出,这些后世子孙对于老祖宗的灵魂叩问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范履冰(?~690年):唐朝宰相。当时称良相,后坐罪下狱,为酷吏迫害致死。

范隋(生卒年不详),唐朝咸通其间县丞,是范履冰之六世孙。

范隋的一位玄孙,叫做范仲淹。

相关文章

  • 范滂教子

    “当年张俭望门投止,人人舍家赴死为他隐藏。被他牵连到破家灭门的人不计其数。而同为党人,范滂的行径却与张俭截然相反,...

  • 【书评】我的国家,我负责——读《苏东坡传》

    赵子媚 “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范滂不畏奸佞、反贪治腐,但被奸人陷害,死...

  • 生活在裂缝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

  • 苏东坡趣记一

    苏东坡八九岁时,读到《范滂传》,小东坡抬头问母亲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 母亲回答...

  • 但竭本心,无问西东。

    01 母子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士,叫范滂。 范滂正直廉洁,却被诛杀。临死前,他与母亲诀别: 我跟随父亲去了,生死由天...

  • 母亲的格局,影响孩子的结局

    苏东坡小时候,母亲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弹劾歼佞,惨遭迫害,被捕入狱,临别之际对母亲说...

  • 华杉版资治通鉴【526】范氏家风,浩气长存。2019-07-12

    汝南郡督邮吴导接到诏书,要他抓捕范滂。吴导抱着诏书,到了范滂所居的征羌县,在驿站招待所紧闭屋门,伏床而泣,全县都不...

  •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读《千古一人苏东坡》,苏东坡的母亲程氏教儿子读《后汉书》范滂的故事。 范滂从小就有气节,长大后以天下万民为己任。当...

  • 《苏东坡传》之2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当时社会的正直学者中,范滂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为社会改革发声,小东坡在读《范滂传》时曾问母亲...

  • 捨生向死——讀通札記(580)

    讀中華點校本《卷五十六》,感:1、舍生向死。東漢末年,漢靈帝朝,黨錮之禍,不斷,牽連范滂,范滂一不逃生,二不懼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滂的曲折心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tc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