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网图下午诗云老师来找我,既然来了,我自然不能让她“空手而归”,于是我邀请她和我一起研讨我周四讲过的课。
王莎莎老师一个月前参加省级优质课比赛,她现场抽到的是七年级的一个阅读语篇,她设计的情景是“火柴公益要给我们学校捐足球,我们需要调查一下班上有多少学生需要这些足球。”莎莎老师的这个情景创设很真实,而且也非常贴合语篇的内容,更有利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设计。
我从莎莎老师那里拿到她的课件之后,我开始在我们英语组开展教研活动,我们需要去验证莎莎老师的设计是否合理,按照她的设计我们是否能真正完成这节课的讲解,在我看来,任何形式的教研都必须从课堂实践开始,否则我们都是在纸上谈兵。
培培老师在七四班做了试课,但是我们这节课只到学习理解的时候下课时间到了,我们根本没有讲完这节课,但是培培老师很有智慧,于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她开始用《深耕阅读》上的五个dig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想从最直接的路线出发,我也认为这样的设计是非常贴近我们学生的实际需求,但是再次讲下来之后,我们发现学习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一时间,我们陷入迷茫。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停,还是选择行呢?如果选择停,那我们的教研就是半途而废,但是如果选择行走,我们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相。
教研路上我们都是小马过河,我们只有自己跳下水,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水的深浅和温度,于是我也把自己卷入了讲课中,我和张瑜老师一起上课,她选择七一班,我则在七二班上课。
这对我是挑战,我需要重新做我需要的课件,但是我这周太忙了,我有太多的作业需要完成,我只是在周三晚上才开始做课件,而且我这个九年级的老师第一次到七年级上课,可以说是全陌生的存在,但正是全陌生,所以课才更真实。
大家在评课的时候觉得我的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我对语篇的研读很深刻,而且问题链的设计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新乡是乒乓之乡这个事实的添加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但是我知道这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需要的好,因为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并没有放在一个大的情景中,也就是说这节课有肉但没有骨骼支撑,所以这节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
我和诗云老师把莎莎老师的设计和我的设计进行对比,我们需要形成新的思想碰撞,我们也需要从课件设计中发现不足,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去改,去完善,我们必须再次确定最正确的那个方向。
诗云老师也是第一时间肯定了我在学习理解活动中的设计,我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设计,而且设计没有完全使用问题链,而是加入了翻译,选择和仿读仿写等,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语篇,但是我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框架,也就是说这样的学习还是处于散乱的状态,这样的碎片化的学习其实是不利于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接下来诗云老师还告诉我这个设计缺少主线,这个语篇是一个调查,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语篇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基于语篇的学习后再去语言知识输出,而这个语言的输出是需要先创设一个符合语篇的真实情景,我们需要在情景中开始学习活动。
当然在开头的猜谜语环节,学生既然猜到是一个足球,我就应该以足球导入新课,把运动明星这张幻灯片放在最后来升华主题更合适等等。
果然和高手交流就是不一样,诗云老师更能全面地从不同角度评价我的教学设计,她的站位更高,自然她看到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我需要她的帮助,也需要她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我把莎莎老师的课件和我的课件都发给诗云老师,我提出让她在自己的优班上一节精品课,到时我们可以去听她的课,我们将以优质课的标准来评价她的课,这是我给诗云老师的任务。
诗云老师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她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是我们两个人都很兴奋,因为我们的又一个课堂实践成果马上就要“诞生”了,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我们的教研活动走着走着就有了延伸,不仅有了同课异构,我们还有了异校同构,还有了城市和乡村课堂的同讲同行,果然只要你想玩,我们就会多出更多的玩法和创意。
虽没开始,但我已满心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