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让自己不断成长,会为此学了很多的知识,。如果有人让你说说,你都学了什么时,到嘴的知识却怎么都讲不出来,是因为没有学到,还是我们在学习时,没有意识到需要把知识构筑成一个知识体系,做到随用随取呢?
一 确立目标
知识架构是达成目标的一种路径,获取知识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满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决问题就是在树立目标。抛开目标谈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伪命题。
为此,你是想为你的职业目标还是你的爱好兴趣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呢?
二知识整合
1.知识输入
1)收集知识
上网搜:上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知网、论坛、专业网站等等;
找人问: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相关专业的牛业咨询求教,可以上他们的微博、他们出的线上学习知识去留言等;
翻书看:如功利读书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找到相关的知识;
自己练:很多的知识都会比较闲散的,需要我们进行整合成自己需要的。
2)找到知识源头
知识源头,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
一手知识是一些正在被研究、思考和验证的新鲜的思考,可能在这些研究者的脑子里、笔记本上,还未完成后续加工,但是新鲜热辣。另外一些思考被系统化表现出来,就成为了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手知识是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的资料,比如维基百科、一些讲述底层逻辑的书如《国富论》;还有一些比较中性的行业调查报告;还有系统整理后的各行业的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需要被很低的认知资源理解,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同时也会加入一些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了200万的?)或者是情绪因素(看懂了这个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但是要灌输无数的浓烈的鸡精。
2.知识萃取
找到知识源头还不够,常有人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因为没有掌握调阅知识的关键——萃取知识晶体。即知识点之间相互形成的稳定结构,比如“关书叙述”关联结构、树状结构、数据结构、序列关系。结构化知识更容易整体记忆、存储、调取、使用。
1)断舍离无用的
整理知识和整理物品一样,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每天通过手机、电脑、交谈、分享接收各种信息和知识的房间,如果房间内的知识不及时删除整理,排除扔掉一些东西,长时间大脑就会一团糟,即使是你学过的知识,遇到问题时你也会记不起来。
删减提炼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找到重点,二是便于记忆。你只有记住了重点,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时才能帮助到你。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忘记后剩下来的东西。
2)理清逻辑
同样一位嘉宾的演讲为什么笔记侠会整理的比较好,而且有时甚至嘉宾自己都觉得整理的比他讲的好,除了删除一些语气词和偏离演讲主题的一些话题外,就是笔记侠对内容的逻辑关系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划分和标记,这样看起来就会很通畅,主次一目了然,重点不言而喻。
3)知识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将系统按功能分解为若干彼此独立又有联系的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教育领域中的模块化思维,即为将知识、题目等分解为一个一个模块,分别加以处理的思维方式。模块化思维是学习知识、解决题目的一个绝好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二法门。
我们生活中会遭遇:
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N,大部分人会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其实有时可能问题1、问题2、问题3都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只要找到底层理论,就可以把所有现象层面的问题解决掉。
所以要对知识进行模块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维导图把这些底层理论或方法论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模块,这样面对类似现象层面的问题时就完全可以把对应知识模块搬出来解决,面对复杂问题时就用多个知识模块。
4)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是一种策略性的元知识,是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个人信念看问题的视角和价值体系的专家自己都没有察觉的隐性要素。
隐性知识显性化最重要的一步可以用费曼技巧进行。
三 建立IPO体系
1.知识IPO
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问题导向,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一周之内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就是一个不太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整合多学科知识,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出于强烈的认知惯性和好奇心,你还是会忍不住想看完找到的全部资料,但不要恋战。聪明的探险者懂得做个标记,下次再来,继续向终点进发。
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输出倒逼输入,写作能把这些知识形成体系,整理成能出售的知识晶体。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2.知识输出
当你能够围绕着某个主题问题去学习并解决问题,你就把你的知识价值积累;当把知识以时间、专利/版权、产品、投资等方式输出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你形成了个人知识体系,你的价值就会跃迁。
想要完整的构建一套知识体系,一定要经历知识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识的分解和再聚合是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迭代过程。
同一领域的知识模块归类组合到一起会形成一套知识体系,而要将多个知识体系最终融会贯通起来则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
这是因为知识体系的建立由实践和问题驱动,问题和实践能够分解离散原来知识模块中的点,这些点 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不断的进行重构,然后再通过总结和归纳来思考如何从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一个领域的完整知识体系。
四 构建系统边界思维
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其实是构建系统思维,一般到这个步骤知识体系基本就已经构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维都会有边界和漏洞,以上三个步骤可以建立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却也会造成思维上的局限。
对于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非常熟悉它们,通过与它们的交互,我们构成了经验和技能,但对它们又是无知的——我们是以一种无知的方式与它们朝夕相处。它是我们「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实际上,我们都是以一种「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错觉存活在这个世上的。我们几乎不去想见,那个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时又误以为我们所遇见的都已经在掌控之中。这种错觉,把我们锁定在一个狭小的智识区域,而对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视而不见。
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磨练,打破重组;跳出舒适区,构建更大的舒适区,再跳出再构建的过程。体系不只有一个,它是针对解决不同的问题不断增多的。
今日精进
你曾经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目标,动用过哪些知识体系的晶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