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股东,请忘却股市,关注公司——本杰明·格雷厄姆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是投资什么没有风险呢?
中美贸易战引发了市场暴跌普跌,这再次让更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了“风险”的力量。一些人已经在急于抛售。
然而格雷厄姆却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建议:不要在股价大幅下跌后立即出售股票。
不卖的话,会不会继续跌?我的本金怎么办?……很多投资者一定会问这样的问题。
价值投资者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到底是什么?
是波动么?上周我们在另一篇文章已经明确说了——贝塔不是风险。
真正的风险是:价值损失。
现金的风险在于通胀,债券的风险在于发行人到期不能支付利息和本金,比如近期的债务违约;对于股票,“在股价低于本金时出售,公司的地位严重恶化”是造成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
暴跌的实质:市场对溢价缺乏信心
格雷厄姆举了IBM和施乐公司在1962到1963年七个月股价的变化这两个例子,其中IBM从607美元降到了300美元,腰斩;施乐公司从170美元降到了87美元,腰斩。但这并不是表明人们对两家公司未来长期的增长产生了怀疑,相反,它反映了人们对溢价缺乏足够的信心。就是股市本身判断:此前对极为看好前景的企业的价值高估啦。
超然于市场的前提:买入价接近公司有形资产
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最好集中购买那些售价接近于公司有形资产价值的股票,比如高于有形资产价值部分不超过1/3。从逻辑上讲,以这样或更低的购买价,应该看成是与公司资产负债关联的,可以看成是具有独立于市场价格波动的理由。
(投资不仅仅在于购买价接近于其资产价值,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必须要求合理的市盈率,足够强的财务地位以及今后几年利润不会下降。)
与高价购买股票的人相比,这种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而建立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可以以更加独立和超然的态度看待股市的波动,在一定的周期内,只要所持有的股票盈利能够令人满意,它就可以尽可能的不去关心股市的变幻莫测。
市场报价系统充满内在矛盾
公司过去的纪录和未来前景越好,其股价和账面价值之间的联系越小,但是超出账面值的溢价越大,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基础就越不稳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公司越好,其市盈率越高——这时价格就更加取决于股市的情绪和容量的变化。
市场先生的报价不是估值的唯一标准
流动性指的是投资者能够按照每天的市场价格来增加或者是减少自己的投资,如果他愿意做出选择的话。报价市场的存在是投资者拥有某些选择权。市场有流动性,但是没有让你一直要流动,你可以选择不流动。
但是如果投资者根据其他信息来进行估值,他就不必被迫接受当前的报价。
对于这种选择权,投资者应该是有主动权的。
这里格雷厄姆提到——那个每天给你报价的人,即“市场先生”,他每天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你,你的股权价值多少,而且他还让你以这个价值为基础,把股份出售给他,或者从他那里买更多的股份。如果你是一个谨慎的投资者,或者是一个理智的商人,你会根据市场先生每天的报价,然后来决定你在企业拥有的权益的价值吗?相信,只有当他给你的价格高得离谱时,你才会乐意卖给他;同样,当他给出的价格很低的时候,你才会从他手中购买。
在其余的时间,你最好根据企业整个的业务经营和财务报告来思考所持有的股权的价值。
市场先生:要么过度悲观,要么过度乐观
市场总是对股票的估价会出现严重的失误,要么过度的悲观,要么过度的乐观。悲观时,很多企业实在是白白的送给别人,而且还没有人要。在乐观之时,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还有人在追捧。
股市经常会出现严重的错误,而且敏锐和大胆的投资者有时可以利用这些明显存在的错误。
真正的投资者会被迫出售自己的股份吗?并不是,他们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不去理会当期的股价。
被价格牵着鼻子走的人,最好远离市场
投资者如果总是由于股票价格不合理而盲目跟风或者是过度担忧的话……对于这种人而言,他的股票,没有市场报价可能会更好一点。因为这样,他就不会因为市场先生的错误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当然,前提是买入的公司价格足够低,成长足够好。
价格高的时候你要买,价格跌了你却要卖?!
在读书会,有几位十多年股龄的老股民,都说自己有这样的“坏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核心的原因:一是对公司不了解,不确信,心里没底,内心还是把自己当作炒股的草民;二是心中没有价值的信仰。
投资者的身份:你是股东,要关心公司
格老把投资者(区别于投机者)的身份定义为公司的少数股东或者非上市企业的隐名合伙人。
他们会基于企业最新的资产负债表来计算自己享有的净值,以决定自己在企业的权益价值。
然后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作为股东赚取和大股东一样该赚的所有的——经营利润、分红、利息、投资收益……
假设我们要计划投资身边某位朋友推荐的一家公司,我相信很多人首先会要求看对方的财务报表。我们投资了某家公司,哪怕是万分之一的股东,也是股东,股东考察管理层的主要手段就是看财务报表。但是没有这种身份认同之前,很多人就会忘却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
如果我们认可所投资的公司有着良好的业务前景、管理层的诚信和能力,公司股价暴跌之时,公司的业务丝毫没有受到股市暴跌的影响而变化,公司在未来能够带来的发展和分红的预期也没有改变,那么,此时我们会卖出自己的股份么?
投资者的信仰:价值一定会回归
“我们认为只要他继续持有股票,就不会遭受价格下降的损失……而且有理由认为市场报价会在将来某个时间回到或者是超出当前的水平。”格雷厄姆通过多家公司在股灾前后的表现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有业绩支撑的公司价格恢复的速度远远快于梦想概念股。
我们也经常说,价值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彼得·林奇:跌幅最大的股灾最终又涨回并涨的更高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股市暴跌,但是既然我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股市暴跌...那么何以幻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免受暴跌之灾呢?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价格波动对于投资者真正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于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意义:
它的意义在于市场出现较低的价格时,投资者会理智的做出购买决策;市场出现过高的价格时投资者必然会停止购买,甚至还可以做抛售的决策。
在除此之外的时间内,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的关注自己股息回报和企业经营的结果。
远看暴跌:时间和成长会抹平一切伤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上图曲线中找一找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股灾。
本人重仓福耀玻璃,2015年股灾,没有跑出来。今天回头,拉长周期来看,时间真的会抹平一切烦忧。如果有优秀的公司在手,实在没有必要为眼前的涨涨跌跌而或喜或忧。中国平安如此,格力如此,腾讯亦如此。
当然,如果你买的价格足够高,并按照投机者的思路已经为公司“美好的未来”梦想而支付远高于净资产的市场溢价,高出的溢价本身就是风险,那未来你必须依靠股市本身的上涨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
但这是一厢情愿的理论。比如之前遇到过前一次牛市6000点进场的股民,至今还在亏损之中。事实是,如果所投资的公司本身业务成长下滑,即使未来市场重新走牛,他原来投资回本的梦想也未必能够实现。
多做多错。如果欣赏不了瀑布之美,束缚不了好动的手脚,建议带上草帽,走进农田拔除杂草。
以上内容为[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分享。
-----------------------------------------
巴菲特读书会—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交流平台和风险教育平台。
目前设有学读财报、财务造假、公司估值、好公司研报系列等原创主题系列课程。
使命:传播理性,减少灾民!
目标:践行价值,享受成长。
书会目前在上海/苏州定期举办线下活动,欢迎交流、分享、撕逼。
发起人:周立秋 高级经济师,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受益者、传播者。易津产业基金合伙人,主要关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早期价值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