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主观上都是想把它干成功的,但最终是否都能干成功,则是另外一回事。其中的缘由千差万别,三两句话讲不清楚。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成功一定要努力,但努力了却不一定成功。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悲凉,悲凉之中又透露着一丝豪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马克思的哲学观来看,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马克思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鸡蛋要孵化成小鸡,首先,它得是个鸡蛋,而不是鸭蛋或者是石头;其次,孵化鸡蛋需要满足许多外部条件,比如说温度、湿度等等。如果这些外部条件达不到,小鸡也是孵不出来的。这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在这里,“是鸡蛋”这个条件就是内因。内因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先决条件,缺了这个条件,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心机。孵化小鸡所需要的“温度与湿度”则是外因。外因对于一件事情是否成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努力而失败的大有其人,而外部条件不具备,也就是受制于外因而失败的,也有很多例子。
我仅以我现在的工作来谈谈这个道理。
我是名乡村教师,我在农村工作已有五年了,对于农村的教育现状,颇有感悟。
农村的典型特征是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很多,比如超生。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经济落后会与超生联系在一起!既然家里都那么穷了干嘛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觉得男孩多了,不怕人欺负;另一方面是最关键的,他们认为生多了,一个不成材,总有一个会成材,就是这种全面撒网的思想,导致了大部分人家都有四五个孩子。
再如家庭破裂。穷困使得人更容易铤而走险,去干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另外,贫穷也不容易留住女人,许多人家的女人经受不住这样的生活,常常选择抛家弃子,不告而别。而如此一来,又导致了男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更加在铤而走险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最终苦了的是孩子和父母。
经济落后还会导致人口流失,人们长期背井离乡。而许多人外出打工是不愿带着孩子一起的,主要是异地入学困难导致孩子的教育不方便,但也不排除个别责任心淡漠不管孩子死活的父母存在,因为本身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有限,自然觉悟就差很多。毕竟自己那时也是一堆兄弟姐妹,老父母能够给予的资源不可能太多!
你会发现这些因素互相交织,互为因果。思想上的落后使得自己生了很多孩子,孩子一多了以后又限制了家庭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了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孩子长大之后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思维大受局限,能力过差得不到社会的重用,最终不得不又开始进行着与父辈同样的轮回!
贫穷是可怕的,这种可怕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它带来的精神上的苍白以及传染病一般对于下一代人的影响。如果说贫穷只是影响一代人,那么我们忍忍也就过去了,但如果我告诉你它会像幽灵一样世世代代地缠着你的后代,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那么这些与教育有什么关系?与内因与外因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得农村的教育进展缓慢,收效甚微。仅靠老师在学校里的那几十分钟就想把学生教好,是不太现实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作的结果,缺了其中一项都很难处理,认为仅仅依靠老师一人就能把教育搞好的人,不仅是天真的,也是狂妄的。就算真有魏书生那样的教育奇才出现,也只是局部的胜利而已。
在这里,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努力教学”并不一定就能给我带来成功,“时代与客观环境”的限制,也就是这件事情的外因,很可能导致的就是我最终的失败!
一直以来,我很想像前辈先贤那样做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但有些事情,不可强求,人还是应该学会看淡人生中的成败,毕竟我们能够掌握的,并不是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