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十七。
看了邓超的新电影《银河补习班》。
绝不认输。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只有6分的评分,但大家都说很催泪很感动。
看完之后,大概明白了一点原因。
绝不认输。剧情很戳心,除了父子亲情、30年人事波折让人心绪难平,光是航天题材的热血感就足以让人感动。
绝不认输。但是评分低可能也是因为部分剧情有刻意煽情的嫌疑,而且90年代重大事件通通堆积在一起也显得有点刻意。很多台词非常值得当作宣传语,但是主角一直说一直说同样显得“刻意”。
绝不认输。可是我仍然推荐这部电影,因为它勇敢戳穿了我们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绝不认输。不仅仅是唯分数至上、唯高考至上,更重要的是,它从来没有把每一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
绝不认输。用电影中主角爸爸的话说:“你们真正在意每个孩子的未来吗?”
他的潜台词是,你们在乎的只是数字:数字上的升学率,数字上的高考状元出在哪个学校,数字上的多少人考上了985、211,多少人考上了一本、二本……
这数字背后,究竟是哪个学生?学校不在意,班主任不在意,各科老师更不在意。
绝不认输。可真实的数字背后,是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呀。他的未来,绝不止步于高考,他的未来,更不应该被几个老师、一个学校定义。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银河补习班》已经赢了,至少它借用主角之口,喊出了这样的控告。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个人觉得比原生家庭更应该吐槽的,可能是“原生学校”吧。
就以《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为例,主角马飞小时候就被他的老师定义为“缺根弦”,因为他行动有点慢,总是跟不上别的小朋友的动作。
当他指着火炬手兴奋的大喊“那是我爸爸”时,他的老师指着他的鼻子说“就凭你??”
绝不认输。因为总被老师骂“缺根弦”,这个称呼被其他小朋友跟着一起骂,甚至成了同学们霸凌他时的说辞。
因为考班里倒数,教导主任说“煤渣永远变不成钻石。”
绝不认输。身处这样的认定之中,是电影里的爸爸一遍遍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才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与自信心,将他扭转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当然了,我们不会抱怨原生学校的,因为我们早就习惯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外界一切糟糕的影响。
绝不认输。毫不夸张的说,有了独立意识之后的这十几年,我们很多人是靠自己完成了自我教育。
教育自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教育自己自信、乐观、积极、勇敢。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教育自己即便身处低谷,也绝不认输。
教育自己即便被老师认定不行,也像电影里的爸爸对儿子一样大喊:你一定可以的!!!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件小事。
15岁那年,我在晚自习的自习课上偷偷看《巴黎圣母院》,被语文老师发现。
他罚了我打扫一周卫生,作为我偷看课外书的惩罚,并没收了我那本《巴黎圣母院》。
在他发现我之前,我正在泪流满面,为着那个可怜的敲钟人。
他发现我并罚了我之后,我反倒不哭了。因为我觉得,《巴黎圣母院》它值得。即便书被没收,可他没收不了我的感受,没收不了从那一刻才正式开启的对文学的无限热爱。
想想就很讽刺吧?一个语文老师本来应该自己完成的启迪学生热爱文学的使命,被一本名著代劳。可他,竟然还把那本名著没收了。
十几年来,我再也没重读过这本书,但是我永远记得那个让我流泪的晚自习。
那时候就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对我这一生影响最深的,甚至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的,不是那个语文老师、更不是他灌输的大多数写命题作文的套路、做阅读理解的方法。
绝不认输。而是那本被他没收了的《巴黎圣母院》。
它给了我文学的启迪,给了我灵魂的力量,让我看到文学的美不仅仅是它字里行间的韵味,还有人世间一切至真至深的情感。
文学的美、文艺的美、自然的美、科学的美、宇宙的美……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用一生去热爱。
在我的人生走到至暗时刻的时候,也是这些美救了我。
毕竟,我还没去过巴黎呢!
就像刘瑜写的:“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怎么还能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少。”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至少,我们绝不可以认输,输给一切居高临下的判定!
我们这一代人也快要成为父母了,甚至已经成为父母了。
绝不认输。绝不认输。
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如何为我们的孩子点燃火焰?你有想过吗?
当然了,还有如何为自己点燃火焰?你也有想过吗?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现在你可以做
1、关注十七的公众号:曾豆豆 (浏览更多小美好)
2、笑一笑表示满意。
了解:尽管“心灵鸡汤”变得很泛滥,但我还是觉得能鼓励人的东西,就是值得被人歌颂的,哪怕看完以后只带去了三分钟热度,但那三分钟所做的事情,就有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啊。
这就是意义所在,对吧?!
这就是十七在做的事情。(文章走不走心,你说了算)
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