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学改编之《胭脂扣》赏析

文学改编之《胭脂扣》赏析

作者: 牛牛1225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18:56 被阅读0次

 《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胭脂扣》。导演为关锦鹏,因此影片的镜头有浓厚的关氏风格。整部片子画面开头的三十年代用的是色彩明艳的暖色调,而到了五十年后的八十年代却用了冷色调,突出如花的内心情感的变化。镜头中多长镜头,例如两人初遇一见钟情的长镜头,能够真实反映细腻的情感。没有采用镜头的快速移动来表现鬼魅,而是更柔和,更具有浪漫的氛围。哀婉的音乐和演员的选择也为电影加分不少。

  在情节取舍、人物刻画方面,虽然原著只是中篇小说,不算长,但是在电影中还是删了很多。人物上,删掉了小说定位为“我能确定他们白头到老,但不保证永结同心”的袁永定的姐姐、姐夫;被袁永定评价为年轻的时候煲汤讨好丈夫,年老了煲汤讨好女婿,甘愿为丈夫洗碗的乖乖女人――凌楚娟的母亲;袁永定的同事兼情敌小何;凌楚娟赌气带回的男友安迪。当然删掉得不止这些次要人物,还有与他们的相关情节。这无疑把焦点聚焦到主要人物如花与十二少、袁永定凌楚娟两对情侣上,尤其是如花与十二少,这后面我还会论述。除此之外删掉的大部分的与袁永定周围的人物,这无疑也改变了原著小说以袁永定为男主角讲述故事的基调。

  直接的情节删除包括袁永定在第一晚招待完如花后上楼去采访部看电视、公车上如花仔细询问袁永定会考的事、如花自己去逛发现香港的变迁以及袁永定凌楚娟带如花去电影院。首先是因为电影时间有限,剔除一些与主题表现无关的情节可达到简化的效果。其次我认为这些情节的删节对人物刻画也是有影响的。电影中的如花只专心找十二少,记得他们的约定,絮絮叨叨地讲着当时在红楼的日常、她和姐妹看戏,感觉更能表现出她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虽然身在现代,但心却始终停留在当时,也表现了她对十二少的痴迷。

接下来要讲的是情节的改动,总体的结构上讲,小说是悬疑式的开头,埋下伏笔,作为读者我也不禁想知道如花究竟要找的是一个怎样的男人。而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是插叙,很碎很散地通过如花和袁永定的对话表现出来。袁永定为第一叙述人称,因此整体上感觉如花是被动的。但是电影却是先以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开场,讲述他们的初遇、相知相喜,但却没有讲完,在热恋时戛然而止。很生硬地画面跳到一九八七年如花来到出版社想登广告,因为我是先看的电影,当时一时间觉得换部剧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突兀,直到如花出现。这个开场改编有人说放弃了倒叙很可惜,我不这样认为。我看见如花再次出现心里也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他们发生了什么?她为何与十二少失散了?”,悬念还是有的,我不理解他们所说的电影开头快20分钟的故事渲染了一种氛围,但是我看出其对原著的情节补充和细化,并且这样改,便把视角转换,不是袁永定遇女鬼寻人,而是如花去找他帮忙,这样如花便被置于主动,有利于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的呈现。

主要情节改编(大致按电影的顺序):

情节一

  原著:

“先生——”

我的目光自报纸上的三十名所谓“佳丽”的色相往上移,见到一名廿一二岁之女子。

她全部秀发以啫喱膏蜡向后方,直直的,万分贴服。额前洒下伶仃几根刘海,像直刺到眼睛去。真时髦。还穿一件浅粉红色宽身旗袍,小鸡翼袖,领口袖口襟上绲了紫跟桃红双绲条。因见不到她的脚,不知穿什么鞋。

一时间,以为是香港小姐候选人跑到这里来绕场一周——但不是的,像她这般,才不肯去报名呢。俗是有点俗,惟天生丽质。

我呆了半晌,不晓得作答。

“先生,”她先笑一下,嗫嚅,“我想登一段广告。”

小说这段可谓是袁永定非常生动的写照,“色相”“呆住”,奠定了他有点花心(后面小说讲到他与同事去烟柳场所)以及其对如花贯彻整部小说的爱惜,而如花的“笑了一下”也为两人后来的略微暧昧埋下伏笔。

  电影:在如花来之前加了一段袁永定观察到女朋友鞋穿破了给凌楚娟买了新鞋的桥段,表现他和女朋友感情比较好,而他对如花一直是路人的感觉,出报社在斜坡遇见后即使知道她迷路并且是石塘咀的人也只是客气的给她指路,甚至在吃夜宵的时候如花说出“我不是你想的那种女人”,可见电影中的袁永定非常正直。

  电影的对小说改编其实也是剔除了无关的情节,即袁永定的男主内心戏以及如花与他的些许情感导致其与凌楚娟的矛盾冲突。

情节二

原著:如花说:“我来的时候,迷迷糊糊,毫无头绪。我只强烈地感觉到,第一个遇上的人,是可以帮我忙的。”

电影:我觉得是因为袁永定说的那句话“注定的,看见就是看见”,这在后面电影中十二少的母亲去探班时也说过类似的话,这样也算有个呼应了。

小说就显得单薄些,而且“注定可以见到”是由凌楚娟说的,显然没有用在这里好。

情节三

原著: 袁永定因为“色相”热心想帮助如花,带她去吃夜宵,在电影删掉的算命先生和如花双双消失也只是抱怨如花丢下他一人。最后在电车上知道如花是女鬼后也不怎么挣扎,还跟她讨论起会考。

电影:电影中这算加一个细节吧,贯穿整个如花跟着袁永定的过程中,即她移动很快。在袁永定与女朋友告别后,他是把门锁上的,而如花进去出来门都没有开关并且是一转眼就不见了,斜坡主要是与如花对话的改编,对话中如花讲“我人轻”“从下面来”。还加上了她跟着袁永定去到夜宵的地方,最后就连袁永定也觉得不对,给如花钱算命然后赶紧开溜,最后在电车上又遇见如花。知道如花底细后先是害怕驱赶而后看见如花落泪和她逛现在的石塘咀又决定带她回家。

电影加入鬼魅的悬疑元素,感觉这样如花更神秘,故事也更有趣。更突出的是故事有起伏,既然最后袁永定都会去帮助如花,那挣扎一下,衍生出被感动的情节,更丰富有戏剧张力。如花在笑倚红楼变成幼稚园时手不自觉附上袁永定是表现她是妓女的细节,而他对于别人明确拒绝的识趣还有删去了算命暴露身份的那段可以表现她并不是普通的妓女,举手投足还是足够优雅的。这个小说是用了些许笔墨通过如花与袁永定的对话讲老鸨对她们的训练,电影没有具体表现除了这里还有开头的对如花与十二少的故事里有一些细节表现吧。

情节四

原著:

“你快回家,现在几点了?赶快跑回沙田写稿去。”——我其实怕她跑来我这里写稿。以前没问题。今晚万万不能。

“我不回去。太夜了。我现在过来。”

她喜欢来就来,走就走。但,今晚,我一瞥如花。她基于女性敏感,一定明白自己的处境。也许她习惯成为生张熟魏的第三者,“老举众人妻,人客水流柴”。惟本人袁永定,操行纪录一向甲等,如今千年道行一朝丧,阿楚本来便伥鸡,上来一看……你叫我如何洗刷罪名?

“——你不要来。”

“为什么?”

“我要睡了。”

“你睡你的,有哪一次妨碍你?我赶完娱乐版,还要砌两篇特稿给八卦周刊赚外快。你别挡人财路。”

“早就叫你不要上来,回家写好了。”

“——”阿楚不答。我仿佛见她眼珠一转。

“为什么?你说!”她喝令。

“厕所漏水,地毡湿透了。”我期艾地解释。

“袁永定,你形迹可疑,不懂得创作借口——我非来不可。如果地毡没有湿透,你喝厕所水给我看!”

“——我有朋友在。”

轰然巨响,是阿楚掷电话。

然后阿楚回来不信如花是鬼,和她进去厕所验了她三十年代的bra,出来相视一笑。

电影:回家就先报备,打电话给女友,告诉她自己带了女人回来,让她赶紧回家。阿楚回来进卧室摸到如花没心跳,吓得出来抱紧袁永定。

电影这段改编得也很好,阿楚前面的凶巴巴到后面听完如花的经历积极地帮她找十二少,这刻画了凌楚娟是个敢爱敢恨,蛮善良的女孩子。甚至我认为阿楚女孩子细腻,因此电影才能展开后段如花的回忆,而小说阿楚的出现大概是为了开展她与袁的矛盾冲突,这也是我前面讲的其实电影聚焦的是如花和十二少,而袁楚这对更像是个小小的反衬,电影中如花问袁永定为什么和凌楚娟结婚,袁永定说有些事没有人逼就暂时不做。如花和十二少认识短短半年却殉情。袁和楚两人晚上互相问会不会为对方去死,都是不会,毕竟都是普通人。而这更表现出如花的独特勇敢。因此这改编也算是一脉相承了。

情节五

原著:如花上来是苦苦恳求只有七天期限,并且要付出来生一天减一年寿的代价,最后为了抓住最后一丝找到十二少的机会,她甚至多留了一天。

电影中只是身体越来越虚弱。

这里是为数不多我觉得没有改过原著的地方。

情节六

原著:

这是我们在粤语长片中时常见到的情节,永远不可能大团圆。到了后来,那妓女多数要与男主角分手,然后男主角忧郁地娶了表妹——也许他很快便忘了旧情,当作春梦一场。“地老天荒”?过得三五年,他娇妻为他开枝散叶,儿女绕室,渐渐修心养性,发展业务,年事日高,含饴弄孙,又一生了。谁记得当年青楼邂逅的薄命红颜?

“你与他分手了?”阿楚追问。

“不,我死心不息。”如花忆述,“一天,鼓起勇气,穿着朴素衣裳,十足住家人模样,不施脂粉,不苟言笑,亲自求见陈翁。”

“他赶你走?”

“他与我谈了一会。至我恳切求情,请准成婚。陈老太拿出掘头扫把——”

“以后呢?”

“后来,他偶尔做了一单亏本生意,因为迷信‘邪花入宅’,带来衰运,永远把我视作眼中钉。”

电影:与十二少的母亲见面,虽然台词很少,但简练且信息量大,她母亲所说的话男人会多久不变心及自己了解儿子都在为后来的殉情乃至于她等不到十二少做铺垫。

这是女权主义的一个表现,不仅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同时也刻画了如花聪明的人物性格。小说就显得比较俗套,通常的门不当户不对,只有悲剧的感情色彩。

情节七

原著:落魄之时都由如花直叙,并且笔墨不多,并且两人有分手的激烈场面。

电影:足足安排了至少三个场景。一是试唱时十二少唱“胡不归”以及十二少跑龙套被父母探班显尴尬,也正是这时他送她胭脂盒子,用跑龙套赚的小钱路过路边摊还是忍不住给她买,这可比那铜床有意义得多。但是这也许也是十二少能给她最后的东西了。最后一个场景我认为是送完胭脂扣后的转折,他们在铜床上但如花念着她求的上签,而十二少眼睛不再盯着如花,而是唱着“胡不归”。

电影没有直接的分手,但是处处伏笔,很多细节都在表现两人已心生隔阂,小说这样会觉得如花后来加了安眠药很过分,而电影因为有了这些铺垫,如同凌楚娟一开始听完很生气而后却也觉得情有可原,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更觉得他们最终不能在一起很可惜,怪只怪人生不能只如初见。

情节八

原著:自杀之时十二少贪生怕死,在如花吞鸦片后爬出门求生。

电影:十二少与如花抱在一起,虽然害怕,也吞下鸦片与如花殉情。

因此电影对十二少其实更手下留情些,他还是挺爱如花的。

情节九

原著:如花消失,胭脂盒子留给袁永定,人是袁永定片场见到又听到有人说道被告陈振邦,才对上人。但如花有没有认出,是认出走了,还是放弃寻找走了不得而知。

电影:如花依照背影认出了年迈的十二少,亲手将胭脂盒子还给他,告诉他自己不等了。而十二少最终还是还没有跟她赴黄泉。我认为如花这会不会是以退为进,实际上还是在等他。

这个改编我倒说不出哪个更好,个人还是更喜欢电影,如花殉情容颜定格在二十多岁和年迈到甚至我看不出是张国荣的十二少在电影画面中同时出现的表现力是极强的。胭脂扣算是他们的定情信物吧,如花将它归还,也算是有始有终了,因为他一直没有明确地拒绝她。这样的如花是敢爱也敢于结束的,她的性格里不只有痴缠了。

除了上述的删情节改情节,电影还加了一些小说里完全没有的情节。但是由于有些必须出现在上面的叙述中才能比较连贯,因此我在下面的总结就不再赘述了。

首先加了很多十二少的戏。包括他电影开场上楼梯的三次回头的镜头,这是表现其多情的特点。

然后,原著如花只提了一嘴他们是发花笺相遇的,但是电影花了大量的时间镜头渲染如花和十二少初遇,包括“干煎甲鱼”的描绘,看似是如花在考验温心老契,但十二少开门第一次剥橘子第二次躺床上,反而是如花急急忙忙以为他已经走掉。这些无疑丰满了十二少多情的人物性格,同时对如花的刻画也更为细腻,以至于他们的故事也更动人,更具悲剧色彩。大喜才有大悲,轰轰烈烈才让让人难以忘怀。

细节是加了开头的如花扮男装唱戏大概是女性主义的表现,这在上述把见父亲改为见母亲也有体现。当然我认为把这定为初遇,为后文十二少离家出走去唱戏、最后如花在片场找到这么多年始终是茄喱非的他也算是呼应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电影的改编是非常成功的。叙事结构上重组,改第一人称叙事用第三人视角,改了开头的悬疑式保留原著插叙但如花回忆片段更集中。情节改动比较多,这些主要的作用是突出主题,集中于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同时也是在促进人物的性格上的改动,弱化袁永定凌楚娟,加强如花,使如花也更具有女性主义的色彩,同时也美化了十二少。细节处理很好,有很多伏笔和前后呼应。整个影片风格有强烈的对比风格,场景的变迁、如花的格格不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对比用镜头来表现是非常抢眼具象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改编之《胭脂扣》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ji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