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以前的高中,都很想去拜访李秀梅老师,但是想起她已经调去外地很多年了,自己又没有她的联系方式,很是遗憾。
李秀梅老师是在我们上高一那年大学刚毕业来到我所在的学校教语文的,当时她带的是一班和她兼班主任的五班。而我所在的四班的语文是由一位同学都戏称“李树皮”的女老师负责。说起这个“李树皮”,看起来虽颇有贤妻良母的风范,但是业务能力还是不够强大,讲课了无生趣,实在让人昏昏欲睡。
高二下学期文理分班时,我被分到了一班,李秀梅自然成了我后半个高中的语文老师。起初,我很排斥,因为那一届貌似很多人都不喜欢她的。(在此,我仅对我所了解的她的教学作个评价,其他方面我并不了解无权说三道四。)听了她的课后,我既吃惊于看不出她这么年轻却教的这么好,又庆幸自己成为了她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当然她的讲解也非常到位。
进入一班没多久,我一方面方才感觉到,原来我的语文是这么的差,一方面又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是如此的大。很快,我就成为了李秀梅喜欢的学生之一。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语文怎么出色。真论水平的话,在当时的普通班一班,整体学习好的屈指可数,但语文优秀的比比皆是,在我之上的大有人在,比如谈某、袁某某等,他们都是李秀梅的宠儿,他们人人的基础好过我很多很多。每次考试,在除了作文外的基础部分,我总是要损兵折将不少。而谈某却是基础好、文章也优秀的才子。
我把他们归入优秀那一档,而我充其量也就是个良好。所以,李秀梅对于我的关注,更多得益于我对语文的学习态度。那时候我很认真的在听她所讲的每一堂课,哪怕到了高三上课人数最少的日子里,我依然从不缺席于她的课, 不开小差、不打瞌睡、不讲小话,从头到尾都在洗耳恭听,生怕错过一个知识点。
有一件事让我很觉得愧疚。高二下学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作文大赛活动,每个班两个名额,李秀梅把那次的名额给了原来她在一班的一个宠儿,另一个给了新晋的我。当我从李秀梅的手里接过选文格式纸捧着走到座位上的时候,同桌黄某跟我说,你注意到没有,XX很不怀好意地瞪着你。是的!原来不光是我注意到了,连同桌也注意到了,那个从高一入学以来一直就是李秀梅的宠儿的敌视的目光!不过这也难怪,人家毕竟是李秀梅讲桌下的几朝元老了,而我怎么说都是后来的,不服气是应该的。只是,后来同样参赛的另一个女生获了个小奖还是怎么的,而我,却一败涂地,辜负了给我机会的老师。这件事让我一直难以释怀,觉得很对不起她。
2004年高考,语文我考了122,袁某某考了128,那年的题相对简单,谈某这个按理说应该考130以上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却出乎意料地发挥失常考了个108吧,让很多人都相当意外。不过,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依然无损于他才子的称号。转眼到了2005年,我进入补习班最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谁教我语文?当听说还是李秀梅时,我是大大的庆幸。补习那年我的语文考了112,比相对简单的上一年落了10分,不过总算还是过得去,这都要归功于有个教得不错的老师。
大一时听说李秀梅调去外地了,之后生了女儿,再之后我就没有见过她,不过我会觉得她的学生应该好幸福,有教得这么好的老师引路,没有遇到误人子弟那一类。至今,我仍然庆幸后半个高中遇到了她。每次想去好好感谢她都找不到联系方式,心里很是失落,但我一直觉得,有一天我还会亲眼见到她,再叫她一声,李老师。
Madame, je vous remercie beaucoup.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2760/ccd56b4407ae9b3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