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跟我说她家孩子小学学习成绩不错,可到了初中却一落千丈,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详细听完她说的情况,就明白了原因的根本所在。
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聪明,一学就会,可就是马虎”,“这孩子脑袋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
这里面的“聪明”指的是智商高,而后面的“马虎”、“不好好学习”是认知程度低。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
你总说一个孩子“聪明”,有时候是害了他。因为,你的夸奖这个孩子肯定听到心里面的去了,自己会洋洋得意,他会自认为:“我得到了认可,粗心和不爱学习的问题,只要自己以后稍微努力就行了。”
可事实上,一部分孩子根本不会去努力,另一部分孩子努力了,但是最后失败了,为什么?
世上哪有这么简单容易的事,聪明的孩子想提高成绩不付出辛苦和耐力,一样是不可能达到。
而恰恰“聪明”的孩子所欠缺的就是对努力学习的耐力,因此,随着知识的积累,课程难度的加深,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成绩也就越来越差。最可怕的是孩子自暴自弃,千万不要放弃!
不仅孩子是这样,我们大人做事也一样,有多少事是因为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既简单,又能收益大、一劳永逸的事。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是,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要适应变化的需要,必须随之而改变和提高。
因此,我常说:“自身聪明,这是好的,但更要有智慧。”
智慧与聪明不同,智慧象征着对事物本质的洞悉与掌握。
“智慧”中的“智”同“知”,知己知彼(彼可以是他人或他物),这是一个对自我和对其他事物的准确认知的定位。
“慧”,主指心中的方法,通过“智”的定位,如何把事情做成。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心法,即:信心,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第二个是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
还是以学习举例:
对于学生来讲,
“智”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学习水平的准确认知,知道自己书上的知识哪里会,哪里不会。二是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哪些知识自己能学会,哪些自己不能学会,需要老师的帮助。
“慧”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己有信心把知识全学会,如果,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不可能学会的。二是懂得如何通过方法,把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一些方法形成知识体系,以便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题不在多,万变不离其宗,有了方法,一切题型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一个有智慧的学生一定是认知程度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可以通过“智”查漏补缺,通过“慧”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解题技巧。
不仅学习如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提升自己的“智慧”。
我们要用“智”去认识自己和他物,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通过“慧”去找方法,把自己不能做到的事通过一些方法,如“深挖本质”,“动静结合法”甚至“刻意练习”,逐渐提升自的能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智慧”的根本作用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道德经》说:
不失其所者久
意思是:不失去其根本能力才会长久不衰。
“智慧”这个道理很简单,正所谓“大道至简”,关键在于应用,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你用了这个方法,你一定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