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士/海滨:今夜星光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8-25 15:34 被阅读0次
    安居士/海滨:今夜星光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那时我刚上中学,语文课本里有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诗人运用了大胆丰富的想像,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像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郭沫若先生创作这首诗的时间,距今已近100年,中国新诗也已经走过百年风雨。

    今日恰逢七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光飞逝,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重读郭沫若先生这首诗,在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初秋时节,恰逢七夕来临,更觉得人间天上,白衣苍狗,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遥想当年,那位心事拿云的少年,曾经听母亲讲述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曾经跟小伙伴们于七夕之夜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曾经仰望浩瀚夜空用手指清点那些闪闪烁烁的星子,曾经将手背在后面摇头晃脑地吟诵唐朝诗人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那夜星光灿烂,那夜父母都在身边。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安居士/海滨:今夜星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居士/海滨:今夜星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la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