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我爱编程
为知识付费是个伪概念

为知识付费是个伪概念

作者: 芦苇的尖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8:02 被阅读0次
    知识付费的年代

    今天,是我全部卸载得到和混沌付费栏目的时间。之前跟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从新奇、兴奋、学习、分享、失望到卸载。主要也是听了三年多,日日不落,有道笔记上记载了几百条,笔记本写了满满的三大本,也是要温故知新,朝花夕拾,整理重点的时候了。现在的时间越来越宝贵,可操控的有效时间也越来越少,只能权衡利弊,舍弃一头了。同时,也想提出当了三年学生,对这个“知识付费”平台的一些想法,我不想说自己在这两个平台订阅了多少名家大家的课程,花费了多少的银两,这些都是次要的,而是我的时间更为宝贵和稀缺了。但是,今天也是我开启一个新的APP平台的时刻,就是下载两年而未有效利用的TED演讲平台。


    TEDx平台

    首先,想说说TED这个平台的一些事情。这本书也是感谢从得到听书了解后,买来精读的。2005年11月,琼·科恩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让所有人暂时放弃电视转播的想法,而是尝试在线免费播放TED演讲的视频。为推动TED为公共利益分享思想的非盈利使命的重要一步。

    2006年6月22日,首批6场TED演讲在网站上亮相。当时TED的网站每天大概只有1000位访问者,大多数只是查看关于过去及未来大会的细节。第一天的观看量大约为1万人,仅仅三个月达到100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

    那么TED主办方曾经认为由于泄露演讲内容而有损于大会的担忧吗?事实上,结果恰恰相反。与会者惊讶的发现,他们现在能够与朋友、同时共同分享伟大的演讲,并且随着TED这个词的传播,想要参加大会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参加。

    8年之后,对于TED演讲的关注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发现并传播思想的全球性平台。截止2015年底,TED演讲大约每月拥有1亿的观看量---每年有12.大众对于网络教学的热情也瞬间爆棚。可汗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以及许许多多其他机构,都在为世界上所有的人免费提供难以置信的资源共享。

    也正是这样的影响力之下,TEDx大会每年可以在150多个国家举办2500多场的大会,有6万多场的TEDx演讲被上传到网上,被传播和免费收看。同时,TED还免费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项目,叫做TED-ED俱乐部,在这里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为一群孩子提供发表TED演讲的机会。

    我不是在为TED做广告,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它也不需要。我是想说,为什么我们国内机构复制他人的模式能如此之快,但是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胸怀更为远大呢?能够开放更大的免费交流平台,我们了解商业模式如果持续运作下去,需要金钱的支撑,但是可否用TED的商业运作模式,我愿意花钱去听现场,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但是不应该把门槛越来越提高,混沌刚开的初期免费试听,之后年费600大元,不但接受,还领了几个朋友进入;之后,900年费,接受;再之后1000多,积分抵扣年费的门槛越来越高,听课视频回放版,也没有之前的全部播放了,而是变成了精装版。我们都是在职的打工者,难得周末休息陪陪家人,但我们知道现在是知识武装头脑的时代,知道要颠覆式创新的到来,要不断的精进进取,可以牺牲一些周末的时间,但是不能全部的周末时间,全天的八小时都在线学习吧!那你们提出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不对吗?可是为什么就不能给会员,提供一个全套回放版本,虽然现在增加了PPT的分享,可是里面全部是聊聊几笔的概要,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这也许就是KEYNOTE 的精髓所在吧!为什么不可以把经典语录、案例分享做每夜的备注分享呢!让人感到这些知识都成了商业机密,成了小范围分享的催化剂。里面太多的商业模式不去赘述,现在是一个网络自由的时代,来去自由,时间不限。


    其次,在某些情况下,所谓专家、权威、行业大咖的演讲和分享可能会被滥用,煽动大众,用其营造出来的粉丝群体,知名效应制造出虚假的世界观、消费理念,价值理念,传播出狭隘的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有的真是这些人的真心传授,可是由于受众群体的知识点不同,高度不同,眼界的不同,无法领会分享者的真实意图。更有甚者,只是一味的要求快速掌握商业技巧,创业精髓,篇篇要干货,章章索重点,断章取义的学习。只能是水中望月,镜中观花,局外人看热闹,真正能了解和掌握到他们的商业成功或失败的奥秘吗?需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个时代提出的“知识付费”这个问题。

    由于技术的进步,理念的进步,创新的迭代。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应该是日益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变得越来越近。我们发现有更多的方式可以看到彼此身上那些我们都在乎的东西,于是,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消失了,心与心开始想通了,而不应该是更为商业化了,更为金钱可衡量化了。如果知识一定要付费,那老师在课堂上的所讲要点是不是要戛然而止,要现场点赞发红包,那老师在辛苦八小时之外的补课是不是可以正规化、合法化;医生下了手术台是不是可以揽私活,做手术;军人是不是可以收费传授防身秘籍;僧人可不可以按小时收费念经诵法呢?不知道!我们可以在平台上用极少的钱听到北大、清华大师的讲座,是很值,要想倾耳请教,这点钱都不够路费的。但是如果用我们三年间每天早上60秒的厕所学习,所换来的真诚信任,只是为了打造一个“为知识付费”理念,这和化妆品没有经销商的传销又有什么区别吗?只是这里没有了教室和讲台。

    而三年前的那个能真实分享的胖子没有了,所谓的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不能寄予一人,换来的是每天应接不暇的“干货”、警句、名言、经典案例、商业术语和听不完的好书讲解,全部都是名家醍醐灌顶的推荐和灌输。我查看了一下,光一年多的好书分享订阅,已经给我推送了761本,收听了511本,但是看到很多的书名,我基本记不得里面所讲的任何内容,哪怕是一句话。每本书收听的时间在15-20分左右,以平均每本书用时17分钟*500本书,就是8500分钟,大约142小时,如果每天我可操控的自由时间在3小时,那就是有将近48天的时间里,至少在听书这个环节中没有什么收获。唯一给我的最大的帮助是,让我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购买,值得精读一遍,此时看了一下自己的书架,大概有30余本的书,买回来精读并做了读后感笔记,以加深印象,来对抗岁月给予中年油腻男记忆的摧残。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说白了,这句对我最管用的还是,听不如读,读不如写,写不如用。


    道德宇宙的弧线

    最后,坚信马丁·路德·金精辟的断言:“道德宇宙的弧线很长,但它偏向公正。”历史之箭是存在的,道德进步也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稍稍把镜头拉回到过去,远离充斥当下媒体的恶行,我们就能看到过去几个世纪中人类所取得的明显进步,这样的进步当然会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可以想象的灾难,它们或许会使这种努力偏离轨道,但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知识付费是个伪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m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