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与精品咖啡,传说中白领屌丝的两大坑。本质上啤酒与咖啡都是平民饮品,冠上" 精 "字以后丑小鸭仿佛成了天鹅,各自拥簇着渐趋成长的爱好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46a99eaa670a4371.png)
笔者在国内咖啡及啤酒圈子里游走多年,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喝精酿啤酒的朋友不见得对精品咖啡感兴趣,精品咖啡的爱好者却大多热爱精酿啤酒。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笔者简单归纳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 精品咖啡讲究风味。这边说的意思,不是指啤酒的风味就不讲究,而是精品咖啡在SCAA / SCAE / CQI Q-Grader的体系之下,强调将感受到的味道以较为具体的风味描述,比方说花香水果香 / 坚果 / 可可 / 香辛料... 等等,久而久之从业人员或爱好者就习惯了从各种餐食里寻找风味。而精酿啤酒的风味基本上简单明晰直接,感受到风味的难易度比精品咖啡简单许多,所以大多数精品咖啡爱好者会觉得,精酿啤酒是不累人又畅快的好东西。第二个原因. 精酿啤酒的味道容易记忆。为什么说容易记忆呢?因为精酿啤酒有厂牌有品项,通常还有个酒标,喝到什么味道很容易跟视觉的记忆做连结,用厂牌+品项作为标签,跟同好交流也方便。精品咖啡相对难以快速做出分类及记忆,这也是让很多人对精品咖啡望之却步的理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40551faf8233766c.png)
当然了,精酿啤酒要认真喝的话,还是非常复杂的。讲究点的玩家会开始认识啤酒风格,并且记住特定啤酒风格该有的呈现,比方说香气/ 外观/ 口味/ 收口等等方面的特征,啤酒风格在BJCP的风格分类指南里有详尽的概括说明。很不幸的,精品咖啡并没有一个类似的风格指南告诉你什么样的咖啡该有什么味道,只有对各个维度做量化打分的标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688b814a96d1a292.png)
啤酒的风格分类中,有个最大的主类是与风格诞生的地区相关,比如德式风格 / 比利时风格 / 英式风格 / 美式风格,而咖啡的主轴风味也恰好可以从生产地做大类区分。由于咖啡是农作物,品种/ 产地/ 气候/ 水土是影响咖啡豆本质味道最关键的要素,我们从咖啡生产国的分布可以看出这几个大区味道的特征归类,非洲- 花果香味为主/ 中南美洲- 坚果味道为主/ 亚洲及大洋洲- 药草香料味道为主。这只是个大的归类,再往下细分到国家/ 产区/ 庄园,就能发现更加细微的差别,好比艾塞俄比亚与肯尼亚地理上就在隔壁,一样主轴味道是花果香,但两地的豆子是完全不同的特征,艾塞俄比亚偏柑橘,肯尼亚偏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4a7f3813cb44bf93.png)
啤酒的另一个分类关键是颜色,基本每个啤酒的大生产区,都有从浅色到深色不同种类的风格,这与使用多少比例的烘烤/ 深色麦芽有直接关系,而通常越深色的啤酒焙烤气味特征越明显。咖啡的烘焙度也跟出品的颜色有相关性,越深的烘焙度咖啡液的颜色就越深,焙烤味越重,酸度越低。目前精品咖啡常见的烘焙度是浅度烘焙(一爆中段) / 中度烘焙(一爆结束) / 中深烘焙(二爆开始),越低的烘焙度之下,酸度跟风味会越明显,但也可能会带出未熟的谷物稻草及尖酸。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795b9419f654840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127909/2a689a83440ab1ef.png)
本文先从地区跟色度两个维度去简单归类精酿啤酒与精品咖啡,希望啤酒爱好者们也能够稍微具备了些精品咖啡的分类概念。下回我们再探讨咖啡与啤酒一个共同具备的重要过程 - 发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