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馆长消零帐
概念的解构意识重新认出它自己

概念的解构意识重新认出它自己

作者: 觉醒吧 | 来源:发表于2021-10-17 10:02 被阅读0次

(连载3)

存在的究竟是什么(续)

头脑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关于实相的概念大厦,与实际体验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意识已经从其自身中掩盖了自己。

这些概念是出于头脑而建立的,因此,它们的解构是意识重新认出自己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再一次认知它自己。

事实上,意识始终都知晓它自己,然而,通过概念的解构,意识重新认出它自己,不是通过表相事物之面纱的投射,而是有意地、直接地。

在这个过程中,概念并没有被摧毁,在需要的时候,它们仍然是可用的。

本书中所包含的冥想,承认推理的目的不是勾勒或理解实相,然而,我们也承认,头脑已经构建了复杂且具有说服力的观念,这些观念认为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意象是真实的,然而,这与我们的体验事实相去甚远。

这些观点说服我们,有一个世界存在,它与意识是分离的,它是独立于意识的。它们说服我们去相信,“我”,意识,正在看这些文字,是一个居住在身体里的实体,它出生了,将会死去,它是体验的主体,而其他一切,世界、“他者”,是客体。

尽管这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真实体验,但头脑是如此具有说服力,以至于我们都哄骗自己去相信,我们确实体验到了这两种要素,我们体验到世界与我们的大我是分开的,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大我的体验是独立于意识的。

在对我们的体验的客观冥想中,我们对照这些信念来衡量体验本身的事实。

在这种客观的冥想中,头脑所持有的、关于实相本质和体验本质的错误观念被揭露。

所有的灵性传统都承认,实相无法用头脑来理解。由于这份领悟,一些教导拒绝使用头脑作为有效工具来探究或探索。

这是真的,意识是超越头脑的,因此,无法用其抽象概念来描绘。然而,这并不会让头脑对意识和实相本质的探索无效。

无知是由信念构成的,而信念已经是头脑的一种活动。如果我们拒绝头脑的有效性,那么,我们为什么首先用它来承载信念呢?

通过阅读这些话语,我们在有意或无意地同意接受头脑的有效性,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同意接受头脑的局限性。

尽管头脑有其局限,但我们仍然在给予它可信度。我们承认它有能力发挥作用,可以引起人们注意自身之外或其知识范围之外的事物。

使用头脑而拒绝其自身的有效性会是不真诚的。我们对头脑的使用本身就明确肯定了它的有效性。然而,使用头脑来明白它自己的局限,是一件不同的事。

可能在探索体验本质的进程结束时,充分发挥其概念化的思维能力之后,头脑会明白其在理解真相时的能力局限,于是,它将自发地走向终点。可以说,它会从内在坍塌。

然而,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头脑被剥夺了所有暂时的可信度,因为它所说的关于实相的一切最终都不可能是真实的。

源于对实相先入为主的、未经证实的观念而产生的信念和感受,一旦被揭露,一个新的邀请就敞开了,另一种可能性被揭晓。

头脑无法理解这种可能性,因为它是超越头脑的。然而,在这项探究中,通往全新可能性的障碍被揭露并消除。

它们的消融是由于我们对这种可能性的敞开,即:在这一刻,我们真正体验到的只有一件事——体验并没有被分割为“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我与世界、意识与存在。

我们对这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即:只有一个单一的、无缝的整体,意识和存在是一体的,只有一个实相。

二元观点的大厦,似乎被体验所证实,它由头脑层面的信念和身体层面的感受架构而成,它们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证实和确认。

在对这些观念和感受的客观冥想中,它们的虚假被揭穿。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的观点与我们的体验并不一致。这就为体验向我们揭晓它自己的真实面目铺平了道路,事实上,它总是如此,免于二元思维的无知。

我们开始体验到我们自己与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体验本身没有改变,但我们的感受改变了。实相始终如其所是,因为它即“如是”,独立于我们对它所持有的观点。

然而,我们的理解(或诠释)改变了,这种新的理解变成了一种全新可能性的基石。

这种新的可能性来自一种未知的方向,它的到来不是作为一个客体、一个念头、或一种感受,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被揭晓为一系列的启示,每一个启示都拆解了先前二元思维大厦的一部分。

这种启示的展开,反过来对头脑、身体和世界之表相产生了一种深远的影响。

~~~

意识假装把自己限制为一个独立实体,然后,忘记了它在假装,从而对自己遮蔽了自己。

作为这种自我限制的必然结果,意识在它自身之外,投射出了所有不属于这个“独立自我”的东西。这种投射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因此,“我”与“世界”之间的分裂诞生了。

在实相中,这种分裂从未发生过。如果我们寻找它,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找到它。无知是一个幻觉。这种幻觉是通过头脑的概念化力量,通过错误的信念造成的。

这些信念是通过虚假的思维过程创造和维系的,也就是,通过与实际体验无关的思考。这些信念的消解是通过探索和揭露它们来完成的,使用直接的体验作为指导参考。

通过这种探索的过程,没有创造什么新的东西,它的目的不是开悟或自我了悟,它仅仅是为了看清如是。

我们的信念是心里痛苦的根本原因,通过冥想的探究进程,这些信念被解构。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探究思路,开始于被视为绝对真实的假设。在这种冥想中,我们从同样的假设开始,但我们参照我们体验的真相来衡量它们,我们并不在它们之上建造什么,我们解构它们。

这种推理思路导向领悟。然而,领悟并不发生在头脑中,它是超越头脑的,它是意识直接且有意地体验到其自身的那一刻。

领悟并不是由头脑中的进程所创造的,正如蓝天不是因为清除了云层而创造的。然而,它可以被揭晓。

领悟之前通常有一系列的探究,随后,可以通过头脑表达出来。这样一种来自领悟而非来自概念的表述,拥有力量带领我们体验实相。

通过它的推理能力,头脑被带到它自己的极限,结果,头脑的大厦倾覆了。这是对领悟的体验,是意识揭晓其自身的永恒时刻。

意识有意地感知它自己,认知它自己。

万物各归其位

在这一刻,我,看着这些话语或无论体验到什么的意识,不在头脑之中。头脑不在身体之中,身体也不在世界之中。

身体仅仅是对身体的感觉,世界也仅仅是对世界的感知。

如果把对身体和世界的感觉和感知拿走,它们还有什么客体化属性吗?什么都没有!

感觉和感知(名词)是由头脑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出于头脑的感觉和感知(动词)。

除了感觉和感知以外,它们没有其他的实质。

如果有另一种实质构成了身体和世界,独立于感觉和感知,那么,当感觉和感知撤回的时候,那种实质将仍然留下。

然而,一旦感觉和感知被撤回,对身体和世界的体验就不再有任何客体化的东西。

如果我们清晰地看到头脑的本质,感知和感觉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它不过是意识罢了,它在意识中出现。

如果除了意识之外,有另外的实质构成头脑,那么,当意识从对头脑的体验中撤回之后,那个实质将会留下。然而,当意识从头脑中撤回的时候,头脑就完全消失了,只留下意识。

头脑、身体和世界是位于意识之中的,它们仅仅由意识构成。这就是我们的体验。

这不是一种通过探究或冥想而来的新体验。它始终是我们的体验,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它。在冥想中,我们仅仅注意到,情况一直、已经是这样的。

~~~

如果我们试图把意识作为客体来感知,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把意识类比为空间,想象这个空间像意识一样,是有意识的,有觉知的,它有能力去看、去感知、去体验,它是一个“正在体验的空间”。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这个空间要寻找它自己,如果它想看到它自己,它会感知到什么?

它不会看到任何客体化的东西,因为空间无法被感知。它是空的、透明的、无色的、不可见的。这个感知空间太贴近它自己,以至于无法看到它自己。

这个被寻找的空间就是那个正在寻找的空间。

只有客体才能被客体化地感知到,所以,这个感知空间只能看到存在于它之中的客体,而不是空间本身。

然而,我们说,这个空间,像意识一样,被赋予了体验的能力,是一个“正在体验的空间”。所以,寻找它自己是不必要的,因为根据定义,它已经在体验它自己了。它已经在体验它自己,因为它就是如是,它的本质就是“体验”。

它作为它自己就是认知或体验它自己。

然而,对“体验本身”的体验是无色的、透明的、不可见的。它不具有客体化属性。没有什么被客体化地体验到。

因为这个有意识的空间习惯于体验“客体”,所以,它把这种非客体化的体验本身,这种无色、透明、无形的体验,解释为一种非体验。它认为它自己,这有意识的空间,是不存在的。

在这一点上,对这个空间来说,有三个选择:

一个是把它自己作为一种客体化体验来寻找,不明白它已经在体验它自己了,因此,它永远无法在别的任何地方找到它自己。

第二个是,将它自己与一些所呈现的客体认同,从而满足于其内在的身份感。如此,它将自己的身份与客体混淆了。

第三个是,清晰地看到,它已经在体验它自己了,也一直只是在体验它自己。

相关文章

  • 概念的解构意识重新认出它自己

    (连载3) 存在的究竟是什么(续) 头脑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关于实相的概念大厦,与实际体验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意...

  • 回归 意识重新认出自己

    (连载16) 不存在两件事物(续) 在任何体验中,我们都没有体验到两件事物。每个体验都是一体的。 意识及其客体始终...

  • 意识进化的三个阶段

    意识进化的三个阶段 意识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断的扩展它自己直到它可以认出自己是源头这一事实。当意识(在这里是指我...

  • 阮一峰es6要点总结——解构赋值

    原文地址 解构赋值 核心思想——模式匹配 基本概念 用法: 数组解构赋值 对象解构赋值 字符串解构赋值 数值和布尔...

  • 日更系列55 艺术是相遇

    知识卡片032 【原文引述】你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自己相遇,认出对方,并结合为一体,这就是艺术。 【概念转述】我们也许...

  • 2018-03-27 重新解构佛教的藏识之说

    重新解构佛教的藏识之说 ...

  • 2018-03-27重新解构佛教的藏识之说

    重新解构佛教的藏识之说 ...

  • 名词

    1 解构: 从数组或对象中提取值,给变量赋值这被称为解构解构赋值的变量都会重新声明解构赋值的规则是,只要等号右边的...

  • 重新定义:处女、富足、教育

    【重新定义】,很多概念附着了太多集体潜意识,失去了本来面目。重新定义,让概念明确。 有必要整理一个重新定义的集子。...

  • 何谓解构?

    原先学习叙事,学会了“解构,再建构”的概念,因此对解构的印象呢,就觉得解构是个动词,是个“拆房子”的过程。 经过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概念的解构意识重新认出它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oi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