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武志红147/333 依恋的形成

武志红147/333 依恋的形成

作者: 曼曼_异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3:20 被阅读0次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就是紊乱型。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情景来了解依恋的三种类型——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们特别是妈妈们到了幼儿园教室门口去看孩子,这时孩子们大致会有三种表现方式:

①安全型: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抱住妈妈。

②回避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

③矛盾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犹豫。

它们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呢?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是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幼儿时期就学会依恋学会低头的孩子,比较容易在未来的关系中学会信任一个有力量而又善良的情感对象。

今日得到

1. 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2. 依恋的发生是因为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3.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也就是你的生命力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自体客体的角色,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4. 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要允许儿童使用自己。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样他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成年人也是一样。


5. 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这时“我”愿意向“你”低头。

相关文章

  • 武志红147/333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

  • 头脑妈妈 333-168

    2019.7.10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68 头脑妈妈。 1-形成了依恋的人有真实的妈妈,而没有形成依恋还...

  • 依恋的形成 333-158

    2019.7.3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58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

  • 问答: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2019.7.7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62 问答: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

  • 痛苦之身。333-135

    2019.6.10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35 武志红老师讲的妈妈和女儿对抗的故事,和我太像了,记忆中自我...

  • 向思维认同。333-134

    2019.6.9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34 向思维认同。 武志红老师通过讲自己考研和室友约定作息时间的故事...

  • 依恋你 排斥它 333-160

    2019.7.5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60 依恋你,排斥它。 1-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

  • 身体冷暖的隐喻 333-140

    2019.6.15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40 身体冷暖的隐喻。 武志红老师,讲了一个怕冷的故事,和一个男...

  • 预习自恋与依恋 333-156

    2019.7.1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56 预习: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灵魂的证明。。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

  •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333-159

    2019.7.4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59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1-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学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147/333 依恋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po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