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3 武志红心理学打卡 333-158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1. 依恋的发生是因为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2.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也就是你的生命力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自体客体的角色,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3. 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要允许儿童使用自己。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样他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成年人也是一样。
4. 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这时“我”愿意向“你”低头。
我觉得自己是回避型的。回避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养育者需要“无我”,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链接,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因此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去表达了。。这样才能形成真自我。。婴儿使用养育者。
可是大多数养育者都做不到"无我", 我想知道如果做不到围绕着婴儿的感觉转,该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