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敲钉子”事件背后的两种思维

“敲钉子”事件背后的两种思维

作者: 君拂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20:46 被阅读0次

一位客户想外包一个简单的任务——将一根钉子敲入木板中。

客户找来了A、B两家公司,想了解各自的解决方案。

A公司是行业中有名的专业咨询公司,公司里有很多敲钉子的专家。在了解了客户需求和仔细观察了钉子和板子之后,A公司的销售代表直奔主题,表示这个项目他们可以完全搞定,他们公司就是为这类项目而生的。

接着开始从“为什么是我们”开始展开陈述“我们D公司采取世界领先的X技术敲钉子,拥有世界最大且材质最坚硬的锤子。我们人员的手臂最有力,锤子按照符合力学原理的完美运动轨迹落下,保证多快好省地一锤定音(钉子)。”最后还展示了以前100次成功敲钉子的案例。

轮到B公司了,这是一家战略咨询公司。公司只派了一个年轻合伙人。这个合伙人连钉子都没看,开口就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敲这个钉子?”

客户顿时稍显惊愕,毕竟“甲方为王”的时代,谁敢对客户的想法产生疑问呢?

但B公司在行业里具有一定的威信,因此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客户:“我们要把板子A和B连接起来。”

B公司合伙人追问:“为什么要连接起来?”

客户:“我们要做一把椅子。”

合伙人继续问:“为什么要做一把椅子?”

客户此时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回答:我们要用椅子在会议室里接待客人。

询问至此,B公司合伙人停止发问,陷入了片刻的思考。经过三个“为什么”,他已经了解到了客户敲钉子的真正原因和诉求。客户敲钉子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连接木板,也不只是做椅子,而是要解决“在会议室待客用什么服务硬件”的问题。

B公司合伙人和客户接下来的对话都围绕着用户群体画像和主要诉求、刚需进行。有多少因素能使宾客在会议室感觉舒适?是文化、舒适度、仪式感或便捷等显性诉求,还是更为隐晦的奢华感等心理满足?宾客对会议室硬件的要求是什么?

同时以上三个问题也触发了客户的思考,他开始认识到隐藏在“敲钉子”背后真正的核心原因。

通过这个“敲钉子”的故事,我们发现专家思维和战略思维在“定义问题”上的区别。

战略思维从全局高度把握问题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并不聚焦“怎么做——实施的细节”。

专家思维则往往把“为什么——解决什么的问题”当成已知,而侧重“怎么做——实施的细节”以及成果输出,比如“用什么方法、以什么速度和价格,在限定时间内敲钉子”。

因此,战略思维更注重需求端的逻辑,而专家思维十分注重过往经验、专业和最佳解决方案。

战略思维和专家思维没有对错和高低之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都有各自的优势。战略思维是在“做”之前,强迫当事人跳出思维定式和实施细节,从全局和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并定义问题本身,是强调理性“想”的思维;

专家思维是凭借过往经验和专业知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聚焦落地实施“做”的思路。

战略思维有什么价值?在“敲钉子”的虚拟案例中,客户要做的那把“椅子”可以代表现实生活中某公司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新产品。如果产品选型在战略方向存在偏差,公司就会浪费巨大的资源,同时也会丧失宝贵的市场机会窗口。

战略思维的价值在于在新产品大面积量产之前提出关键性问题,引导决策人从用户刚需角度出发重新思考和定义问题,以避免耗费百万甚至千万生产一个市场并不认同的产品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战略思维是麦肯锡“斜杠大神”们的“致胜法宝”。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层一层深究找出背后的根本原因,深度思考,综合评估,这就是洞见。

柏拉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学会了这套“宝典”,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厉害。如果你想变得更优秀,不妨一试。

                 


相关文章

  • “敲钉子”事件背后的两种思维

    一位客户想外包一个简单的任务——将一根钉子敲入木板中。 客户找来了A、B两家公司,想了解各自的解决方案。 A公司是...

  • 日更78/365

    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 需要开启两种思维方式: 一绿灯思维,二红灯思维。 绿灯思维即存在即合理,找到事件或行为背后真正...

  • 线性思维:①时间冻结偏见

    前面的一篇文章说到了流水型事件和生命性事件的区别。那么这两种事件背后的这思维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先来说一下处理流...

  • 每天只砸一根钉子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我每天敲,一点点敲,敲这一根钉子。 这根钉子就是简书。 “慢慢来其实可以更快”。每天在简书...

  • 跨学科知识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有句谚语:“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非常像一颗钉子。” 拿着锤子满世界的敲钉子的人不在少数,看什么都像钉子,...

  • 不再做敲钉子的锤子

    “当你的工具只有锤子,眼里看到的都是钉子。” 前两天在《双向养育》中看到这句话,我就被深深刺痛了! 不仅仅看到太多...

  • 第15天实修        5.19

    每天修一条通往成功快乐的思维高速公路 事件:送孩子上学遇到封路,迟到;轮胎被扎了钉子,所以我很开心。 因为1:这么...

  • 《终身成长》知识回顾

    1. 这是美德背后的美德。 2. 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随时都在证明自己 成长型思维...

  • 2018.6.5

    1.儿子哭着找妈妈 妈妈一把拥入环(怀,huai)中,心疼问道为啥哭呀 “刚刚爸爸敲钉子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 “...

  • 2018.6.5

    1.儿子哭着找妈妈 妈妈一把拥入环(怀,huai)中,心疼问道为啥哭呀 “刚刚爸爸敲钉子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敲钉子”事件背后的两种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uy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