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孩子,最喜欢的无疑是孙悟空,尤其喜欢的是“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这种“孙悟空情结”是孩子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使然,也是孩子们对那种无所不能,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更是孩子们在潜意识里对自己幼年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怀念。
柯云路在《童话人格》中指出,《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孩子和其父母关系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是一个小男孩健全人格发展的故事。大闹天宫是孙悟空的幼年期,自由自在,调皮捣蛋,无法无天。对于不成熟的表现,必须要进行管教,于是乎,如来佛(父亲形象)出现了,先说服教育,说教无效,严惩不贷,将其压在五行山下,令其反省。当严厉的制裁给儿子足够的教训后,母亲(观音菩萨)出现了。她配合父亲的教育方针,以母亲的慈爱形象解放了受惩罚的儿子,并给孩子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在这里,必须要提到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揭示的“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你做了什么,犯了什么错,都不会失去我对你的爱”。而父性之爱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做错了,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最重要的是你要改正错误,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母性之爱并不等于母亲的爱,父性之爱并不等于父亲的爱。母性之爱过多,孩子依赖、娇惯。父性之爱缺乏,孩子缺乏主见和规则意识,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混乱中。儿童的成长,是母性之爱逐渐减弱,父性之爱逐渐增强的过程。
《西游记》中,可以看到如来佛和观音菩萨,分别代表着父亲和母亲形象,给予孙悟空父性之爱和母校之爱。“父亲”要求孙悟空必须守规矩,经磨难,通过修炼有所成就(斗战胜佛)。但取经路上,遇到困难,“母亲”都要出面协助和支持,最终化险为夷。父性之爱的严格要求与母性之爱的细心呵护,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孙悟空,在成长路上都需要这种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
其实,从本质上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别给予孩子的是“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家庭中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分别代表着“母亲”和“父亲”的形象。家庭所代表的“母亲”,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呵护,无论孩子遇到什么,父母都协助解决,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而学校代表的“父亲”,给孩子更多的是规则和秩序,只要犯了错,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给孩子明确的方向感。儿童只有在这两股力量的照耀下,才能健康成长。这既是家校教育的区别,也是家校需要配合深层次理由。
理性看待孩子的“孙悟空情结”,需要我们讲究爱的艺术,理性给予“孙悟空”们爱,需要家校同心,保持合力,相互支持配合,最终促使“孙悟空”们修得正果,成就大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