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与《大衍历》
一行本名张遂,一行的先祖是国家的开国功臣,少年时代的他十分的聪明,博览全书。因为他撰写了一本书,因此而名动长安。
当时的权臣武三思心里面一直都想和一行结交,但是一行从不攀附权贵,为了避开他,于是就在高阳寺里面剃度为僧,法名一行。
根据唐高宗年代所编制的历法在几次预报日食过程中,都十分的不准确,这也就引起了唐玄宗的强烈不满。这个《麟德历》行,用了50多年,误差逐渐变大,急需改革立法。为此,唐玄宗遍选天下善于天文学和算数的人才,想创制一部新的历法。这时就有人推荐了高僧一行。于是唐玄宗就命令一行负责主持制定新历。
为了修订立法,他首先对天文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他和一些天文学家以及一些著名的制造天文仪器的专家共同创建了一道黄道游仪。这个黄道游仪的用处,就是在测量时可以直接测定出太阳,月亮以及其它的恒星的位置。一行就成功地利用这个黄道游仪测定了精准的日月运动。并且重新的测定了恒星的位置,他们首次发现这次恒星的位置与古代的测量相比大大不同了,这也就推动了人们对恒星的研究。
在一行的倡导之下,唐朝全国北起北纬51度的铁勒一直到北纬18度的林毅的13个观察点,测量北极的高度和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几天中午的日影长度。在这次测算之中,太史等人在河南所做的一组观测数据最有成就。根据这些观测数据,推断出北极的高度相差1度,南北距离就相差166.14千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通知也是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比阿拉伯人的相同成就早了90年,很有科学研究价值。
就这样,经过三年的实测工作,新的历法终于完成,而这部历书,一共52卷,名字为《大衍历》,这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体系十分的完善,是中国历法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这个《大衍历》制作的通用书本也很流行,这部《大衍历》甚至还在日本使用了将近一个世纪。
他除了在天文学和算数方面有所造诣,在佛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在一行离开高山,外出游学的过程中,凡是很有名声的寺院,他都得以拜访。由此而奠定了他丰厚的佛学素养。一行撰写出了大日经书20卷,后来这部书又成为了佛教密宗的宗经。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成为了佛法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人物。
感受:“我们应该学习一行的那种做法,我们要学会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只主抓一点,只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我们才有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成就,也才有可能会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