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15

2018-11-15

作者: 岁月静好_79fc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7:12 被阅读0次
2018-11-15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良好习惯养成计划 转载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 课堂常规训练与音乐学习习惯养成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保证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

那么如何让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呢?以我的经验总结,就是“趣”字当头,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而不是呆板的约束!具体表现为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自然而然的用好习惯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和老师,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每课时的教学任务。

 

2018-11-15

一、趣味训练,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

在一堂音乐课中,学生不仅仅坐着学习,还有站立完成和活动中完成的内容,如果把握不好课堂调控起来相当困难。我针对多样的学习形式,采取了“我的耳朵最灵敏”趣味常规训练,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错。如:师生音乐问好、安静啊、起立啊、下课等

二、柯尔文手势法。

一年级的新生,初次认识音符。对七个音名自然唱不准音高。由此,对学生进行柯尔文手势,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通过手势等模拟音高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固定的音高位置,对于以后的视唱练耳及歌曲演唱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良好演唱习惯的培养

很多人管“音乐课”叫“唱歌课”,虽然不准确,但是也反映了唱歌教学在音乐中占的比例。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一年级的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坐的姿势也是千资百态。大声地唱歌,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使歌声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的情绪。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象训练合唱队一样用“高位弱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习惯,还编了许多有趣的儿歌,告诉他们:“唱歌要像百灵鸟,轻轻唱来真好听;唱歌不学黑乌鸦,扯着嗓子真难听。”感受高位置,我会说:“让你美妙的歌声插上翅膀飞向蓝天。”要求唱得欢快轻巧,我会说:“比一比谁的小皮球跳起来了。”

四、对坐姿习惯的养成:

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学生一进入音乐教室,老师就要求他们精神饱满坐端正,我会经常表扬歌唱姿势正确的孩子,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老师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坐姿有了明显的好转。坐姿的规范,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五、良好欣赏习惯的养成

在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安静地欣赏音乐,让孩子用舞蹈、身体律动、脸部表情等表现方式来欣赏乐曲时,孩子更难做到耳朵听音乐,比较吵杂,纪律混乱。因此,每欣赏一首乐曲我都要针对乐曲的特点,给学生要求和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一切欣赏活动都要围绕音乐展开:在初次欣赏之前我会要求学生仔细听然后告诉大家听到了什么;在再次欣赏之后我会请学生结合音乐艺术形象,讲出音乐的速度、情绪和听后的感受;有的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我就会请学生想一些动作边唱边做动作。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我会要求学生模仿妈妈抱着小宝宝摇晃、妈妈摇摇篮等动作,或两人合作表演摇篮摇晃;所有这些动作都要跟着音乐的节拍和速度。因为带了要求听,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所以虽然才一年级,可是回答问题也能答到点子上。

六、良好表演习惯的培养

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多注重培养学生自信的表演,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 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可以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学动作,边唱边表演,提高音乐表现力。学生也可以自己形体表演动作,尽情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表演时可以尽情想象歌曲意境,投入在歌曲中。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放在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上。因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a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