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便可安稳到老,然在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从事一种职业到老的状态,恐怕很难抵御时代变化。
新冠疫情的冲击,让很多公司破产,工人失业,忽然被打破规律,加上房贷车贷,相当一部分人不堪重负,陷入绝望。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另谋生路,对于平日乐享安稳、不注重个人能力储备的人,危机下叫苦不迭。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新冠疫情的降临,提醒人们要有危机意识,学会适应变化。
如何适应变化?
《跨越式成长:思维转换重塑你的工作生活》一书说到,想实现人生跨越式成长,你需要转变思维。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博士,她在研究如何高效学习上颇有成就,另著有畅销书《学习之道》和《学会如何学习》,本书可视为这两本书的衍生。
书中介绍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事迹,音乐家格雷厄姆受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召,转变成一位优秀医生;百万富翁邱缘安,9岁因打架被学校开除,初中成绩一路垫底,后来却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的创始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的顶尖学生特伦斯,后对生物学感兴趣,转向高深莫测的神经科学研究,成为世界十大AI科学家之一......他们如何成功实现人生转变?懂得思维转换,不断学习和改造自己,就可以实现跨越式成长。
01 打造π型职业
仅有一种技能是不够的,于是有打造“T”型职业一说,而在《跨越式成长》书中告诉人们,你要打造“π”型职业。
"T"型职业打造,即掌握某个“深层”的专业领域,以及许多次要的知识和兴趣领域。
“π”型职业打造方法,即掌握两个深层知识领域,同时通过其他领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来达到平衡,这种职业打造方式也被称为“培养第二技能”,他能在面对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变化时,增强弹性和灵活性。
新经济时代,拥有一个领域的知识还不够,要有两个领域的储备,才能为你提供更多选择和掌控感。德云少班主郭麒麟,相声是他的第一职业,现在向演员行业进军,他也在打造π型职业。他爸爸郭德纲就不必说了,早年间为维持生计,多行业发展,说相声、做主持人、编剧、唱戏等,现今加上著书、拍电影、做综艺节目......他的π型职场更充实。用他徒弟阎鹤祥的话说:"师父挣钱的途径多了,这么受累去唱戏,是真爱!"有“π”型职业能力,是你来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对生活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掌控感。
小王是健身房教练,疫情期间门店关门,小王一度失业,顶着房贷压力,小王一边加入快递小哥队伍维持生计,一边业余时间学抖音做直播,渐渐成为网红,教大家健身的同时,还直播带货健身器材,生意红红火火。危机中有人绝望,有人则看到机会,适应形势变化,懂得自我重塑,创造更大的进步空间。疫情结束后,小王主业副业一起来,反而比以前创收更多。
客观的社会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培养第二技能,增强自身能力。也许有人说,"我不适合再学新知识,我已经过了那个年纪。"或者说:"我只适合......不适合......"其实是思维僵化,给自己设限。
02 从刻意练习到成为潜意识
心理学家安德斯·埃克森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数10年的研究,他发现当人们想学习新东西,或者想在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方面更进一步的时候刻意练习(即集中精力练习学习材料中最难掌握的部分),可以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进步。
大脑是可塑的,刻意练习可帮助大脑构建完善的神经网络,当你学习一项新技能时,集中精力反复练习,大脑中会渐渐形成根深蒂固的“神经记忆群组”,转变成今后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
比如学习拆书法,拆书家“升级打怪”,是你之前从未有过的。开始过级时,一本书翻烂也没找到合适的过级片段,但当你刻意练习拆书技能,每次读书都下意识找片段拆解,一天一个拆页练下来,拆书法自然了然于胸,满眼皆片段,看哪儿都能拆。看书可拆片段,追剧可拆剧情,甚至开会可拆领导发言。刻意练习后,拆书技能在你脑中根深蒂固,形成“神经记忆群组”,拆书变成轻而易举的事。
学习新领域,一定会有最难的部分,且把它分成各个组块,每组块反复练习,最终全部拿下。成为拆书家学会拆书法,不是一口就能吃成胖子,立即想大咖拆书家一样,登大雅之堂讲课去,从小白到商业授课,需要掌握很多技能,九个级别的“升级打怪”就是将各种技能分解,引导拆书家对每个技能针对性练习,逐个击破后才能成为三级拆书家,再经过拆研班的实操磨炼,最后达到开课水平。
每个三级拆书家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学不会的东东,只要你愿意学,刻意练习,你可以从小白到大咖。
书中讲到邱缘安,9岁因打架被小学开除,初中成绩垫底,他小时候的标签是懒惰又蠢笨,是个学习迟缓者,一度逃避学习。直到13岁那年,他参加了“超级青少年集训营”,在那里他接触到人类潜能开发的理念,认识到“不存在失败,你可以是天才”。自那以后邱缘安树立信心,开始努力学习,用思维导图锻炼记忆,反复练习难题,慢慢补上了他所有学业,并考上理想大学,之后创造东南亚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带领更多人挖掘学习潜能,实现梦想。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别人眼里的笨学生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天才,只要你懂得刻意练习。感谢大脑的可塑性,可建造新的神经记忆群组,“这些记忆群组构成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就像计算机子程序,当你需要它的时候,自动运行。“刚开始学开车,手脚并用,精神紧张,后来你学会了,开车的同时还可以听广播、听音频课,刹车、踩油门......这些开车动作,已形成潜意识行为,因为在脑中早已是固定的神经记忆群组。
如此说来,培养第二技能,打造π型职场,只要刻意练习,你可以突破自己,成就多种可能。
03 保持动力
美好的事物要拼搏,还要保持拼搏。打造π型职场,培养多种技能,不能凭一时激情,除了最初设立目标,还要让自己保持动力。
邱缘安学会在脑中反复播放自己的目标,让这个目标尽可能显得生动真实。他认为,每天不仅你要回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还要回顾你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情,这非常重要。邱缘安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反复提醒自己他想要成功,是因为他想帮助他人。
每天回顾目标,想像这个目标实现后的情景,并且追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实现目标,调动内驱力,往往有使命感的目标更容易让人心甘情愿付出。为保持动力,邱缘安看了大量的励志视频和名人自传,觉得自己的苦难和名人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如果你也是有志者,为保持志向,不妨每天为自己加油,注入能量,每天回顾目标,想想为什么要实现那样的目标,看TED类演讲,读名人自传,向优秀人士学习,寻找榜样力量。把每一次问题当成机会去学习,不退缩,直到实现目标。有坚定的意志,每天回顾,提醒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如何实现,就像给自己绑定导航仪,实时跟踪,告诉你方向在哪里。
如果你想成为三级拆书家,每天回顾目标,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三级拆书家,如何做。保持动力,跟定“导航”,相信你一定能早日达成目标,为打造“π”型职场助力。
《跨越式成长》给人启迪,无论成功人士跨界转行,还是从“蠢笨”到知名企业家,实现跨越式成长,首先思维改变,勇于突破自己,挑战自我。人生能有几回搏?但愿你早日成为你心中喜欢的那个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