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读《爱•恨与修复》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读《爱•恨与修复》

作者: 风千夏 | 来源:发表于2017-01-25 22:42 被阅读0次

独自踏上旅途的好处,是能有稍微完整一些的时间阅读。梅兰妮•克莱茵和琼•里维埃的演讲录《爱•恨与修复》,薄薄的一本小书,我看了很久,书中琼•里维埃的《恨•贪婪•攻击》我已完全忘记,而克莱茵的《爱•内疚•修复》是刚看完的部分,在此做些记录,或许会有失偏颇。另,曾老师说:“精神分析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作为晚辈,我想借他的话,“胡说八道”一下。


梅兰妮•克莱茵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的先河,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对儿童心理学和现代精神分析做出了巨大贡献。

梅兰妮•克莱茵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克莱茵,相对温尼科特,后者的温暖从文字中涓涓流出,前者让我感到理性。精神分析本身就是集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更为独道的,是对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感知与描述。

书中将爱与恨分开讨论,克莱茵表示,爱与恨在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没有明显划分的,这样的方式也不足矣呈现爱与恨的持续作用,但考虑到破坏性冲动在爱与恨互动中的作用,分开讨论是必要的。

而对书中的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虽然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其他的关系的也会进入孩子的生命,与父母的关系会因时间发生变化,但早年与父母的关系早已住进心里,成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有时会把对方当成内在小孩,用内在父母应对;有时则当对方是内在父母,以内在小孩应对。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内心的痛苦,或者传递内心的愉悦。这种强有力的方式叫投射。

人从婴儿期开始,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恨、恐惧、怀疑等具有攻击性的情感,从这些情感中解脱出来的关键,是父母以充满爱的、慷慨的、值得信任的形象存活在人的心中,以帮助人面对和抵御破坏性冲动带来的恐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内在形象,会影响孩子如何与外界(人或事)相处。

最早的关系,是母婴关系。

我很在意母婴关系,在我的认知中,母婴关系是为孩子的人格奠基的。同样,父亲作为母婴关系强有力的保护者存在,虽然父亲进入婴儿的世界比母亲晚,但婴儿仍能感受到父亲的存在,以及父母关系间的影响。

婴儿的情感世界是爱恨交织的。妈妈是婴儿的第一个客体,当婴儿的生理欲望被妈妈满足时,婴儿体验到的是一个好妈妈;当饥饿或者其它生理上不舒服的感受袭来,婴儿被毁灭冲动支配,他想毁灭的是他最渴望的客体——妈妈,此时妈妈变成了坏妈妈。要把婴儿从毁灭冲动中拉出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满足他的需求(欲望),好妈妈在这一刻又回来了。

婴儿经常陷入爱与恨的斗争中,他爱那个满足他一切需要的妈妈,又想毁灭(或者说破坏、攻击)他最爱的妈妈。他发展出幻想,想要获得满足时,好妈妈出现在幻想中,伴随着满足感;在妈妈那里受挫时,则幻想撕破或咬碎妈妈。而破坏性的幻想又带来死亡的恐惧,婴儿通过全能幻想,在幻想中被撕破或咬碎的妈妈,又被幻想修复好了。

当感到自己会伤害(攻击),或者恨自己最爱的人时,婴儿会感到内疚,修复的驱力在此呈现,婴儿会想修复被自己伤害的妈妈。

除了妈妈,婴儿也会体验爸爸,爸爸作为一个保护者出现,婴儿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爸爸重复和妈妈的关系。

爱是生命力,婴儿感受到爱,获得满足,也会依赖给他爱的妈妈。由于恐惧丧失依赖的客体,婴儿会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妈妈以外的人或事,分离就此发生。虽然与妈妈分离,但内心那个富足、美好的妈妈形象依然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对妈妈的爱、恨与内疚的相互作用下,人会在很多领域重新创造一个妈妈,例如科学、艺术、文学等等。通过创造,转移对妈妈的攻击性,保全或者创造妈妈的美好形象。

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为重要的爱的客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进入学校,与老师、同学建立关系,并将一部分对父母的爱恨、攻击转移到与其他人的关系中。“把爱与恨从跟自己不太近的人中分割开还能在现实和心灵中使所爱的人更安全。”

尽管攻击性和破坏性冲动会在孩子的内心形成冲突,但孩子依然想要保存内心中父母的完美形象,或者保留那一份爱的感受。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或者回避痛苦感受,人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将痛苦挡在门外,尽可能把美好留在心中,虽然有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我们在外部世界所感受到的敌意、攻击,很多时候是来自内心向外的投射。因此,若想体验外界的善意,更多是要体验自己对自己的善意。

简单而言,人与外界的关系由跟自己的关系决定。而人与自己的关系,由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与母亲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读《爱•恨与修复》

    独自踏上旅途的好处,是能有稍微完整一些的时间阅读。梅兰妮•克莱茵和琼•里维埃的演讲录《爱•恨与修复》,薄薄的一本小...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刘国栋 我们有没有这种情况,对某人非常讨厌反感,看他怎么都是不顺眼的,对有的人感到非常亲切,...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文/丹妈 喜欢禅绕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一个图样每个人画出来的感觉大不一样,它没有好坏,自己舒服就好。同样,同...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记得曾经看张德芬的书时,第一次看到了这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我还狠想了一阵子,似乎有点感触,但...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先报个好消息,行李找到了。也提示各位远途旅行的伙伴儿,一定要在自己的行李中标注自己的微信手机号等联系方式。 取行李...

  • 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从曾经听到有同事说到这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时我对这句话还不太理解,外面怎么没有人?到处全都是人。...

  • 外面没有人,只有自己

    今天与朋友聊天,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越不喜欢的人的行为越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其实,事实应该是越不喜欢越要远...

  • 樊登读书笔记第三周Day(1)《我们终将遇到爱与孤独》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让你生气,除非你同意 ✏️爱与孤独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人生感受。爱...

  • 外面,只有你自己

    整理、翻看最初发的朋友圈内容,很久很久之前,分享了一篇公号文章。提出来文内一句话做导语:“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

  • 关爱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去爱与自己亲近的人。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那还奢望别人去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读《爱•恨与修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dt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