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级9关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TF2-3是个比较特殊的一个关卡,因为在这个关卡里不仅晋级的时间加长到25分钟,还增加了细化步骤、意译案例、A3等技能。
前面我们聊过了细化步骤、意译案例,今天轮到聊A3了。而且这个技能在后面TF3-2里也要用到,可见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A3
成长手册P48页的定义:【A3】是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新学技能,目标是让学习者在安全的情境下第一次应用新学技能。这就要求拆书家提前设计好演练场景,并在现场给到场景,明确要求、引导讨论、精确控场,并让学习者展示他们是怎样应用技能到指定场景的。
个人学习也可以【A1】和【A2】,但只有现场学习才能有【A3】。因为必须经拆书家给出情境或要求后才能进行。对于同样主题、同样知识的学习,为什么现场学习的效果通常比自己读书印象更深、效果更好,原因就是优秀的现场学习设计让学习者更轻松高效地实现 【A1】和【A2】,而且可以进行【A3】 这样的现场演练、在用中学的环节。
通俗一点可理解为:【A3】就是由拆书家引导大家在现场进行一次根据给定场景的应用,在用中学的活动。
这样,你就会发现【A3】是与【A2】有区别的。【A3】是在学习现场,由拆书家引导大家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应用。【A2】指向未来,由学习者就学到的知识点自己去实践。
【A3】与【A2】的使用条件、使用者都不同。
二、A3怎么做才能满足评审要求
在成长手册P54页技能点观察记录表里针对A3有2个评审要求:
1、【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大家常常忽略“非常具体、确定的”这组限定词,也就是说给出的场景不够具体,不适用,所以导致学习者很难在此场景下开展接下来的或演练或讨论。
那什么是“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在成长手册P48【A3】之场景设计这个段落里有说明。
【A3】的场景要提前设计好,通常是一个事件的背景,要解释清楚当事人遇到的问题或困境,往往还要包括对原因或目标的说明。而这个问题或困境,要符合R或I中的适用边界条件,能够应用R或I中的行动建议去解决。
我个人认为,“非常具体、确定的”最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以及想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等都说清楚。如果要做角色扮演,我还建议把人物的性格一并做简短的描述。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要确认这个场景是属于在知识点适用的场景,这样才能拿来做A3。
例如讲解的上司与下属的一种沟通方式,给出的场景却是老婆与老公之间的场景,显然就不在这个知识点的适用场景里,结果就是导致很难开展A3。
2、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这里要考察的是晋级者的指令是否清晰,我个人认为这个指令包括以下内容:
1)指令要涵盖这4个要素:谁去干或跟谁一起做(例如小组成员一起,还是个做个的),做什么事,做多少时间,做到什么程度停止。
2)要让大家做什么,这里注意演练、讨论、分享的区别。(我发现许多人没思考这三者定义的不同)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三者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来自网络百度)
【演练】:演习、练习。
【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分享】: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观点等。
由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演练】要按照某个流程、某个指定的内容做演习、练习,不能偏离即定流程或内容,重心是训练、练习,更多的起到强化的作用;
而【讨论】是集体参与,每个人逐一阐明自己的意见或方案等,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有一定的产出(当然也可以没有产出),或最终形成某个共识。(在本关晋级中要求的形成一个解决方案)
而从【分享】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仅仅是个人经历、观点、建议等单方面的讲述。在本关中应是小组里形成了共识后,请某人来表达而已。
因此,从参与人数来看,演练可以是一个人的,也可以多人共同开展。
讨论不能是一个人的事,而分享则是一个人。
从流程来看,演练的流程是提前规划好的指定内容。
而【讨论】绝大数是按照一定顺序每个人轮流,发表每个人的看法,观点等,对内容不做限定(【演练】则有固定的内容)。
所以,如果是角色扮演要使用“演练”这个词,如果是要形成一个解决方案要使用“讨论”这个词。
3)要让学习者知道到底是产出一个解决方案,还是做角色扮演。指令要清晰,也就是需要二选一,明确的传达给学习者。
下面是错误的示范:“请大家应用我给的how第一步x第二步x…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我会请小组成员做个角色扮演。”
这个指令,有2个坑;(1)已经有了明确时详细的how本身就是解决方案,只需做【演练】就好。(2)又给解决方案又角色扮演,时间够吗?
好了,关于A3的话题就聊到这。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