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在远方
《唐才子传》之陆羽

《唐才子传》之陆羽

作者: 问道求真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07:55 被阅读0次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这首不羡歌是陆羽所留存下来的一首歌词,除此之外,陆羽所留存下来的还有一首《会稽东小山》,一并记录于此: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唐才子传》之所以收录陆忌,其主旨是为其文才作传。陆羽生以文名,死后才以茶名。因陆羽所留存的诗词并不多(也就以上两首比较完整),故无法从其诗词中判断此人诗词水平及文学修养,但从陆羽自传以及旁人佐证看来,陆羽是有才的,且不是一般的慵碌之才。

相传陆羽因相貌丑陋被遗弃,这句话经不起推敲,刚一出生的婴儿,大抵是丑陋的,不耐看的,刚出生就被弃,按保守的世俗价值推断,应该是某个女子与人私通生下,在当时的条件和门风下,遗弃才是唯一的选择,所幸遗弃之所在西湖边(湖北天门西湖,非杭州之西湖),被智积禅师捡到抚养并学习经法。然而小陆羽长到十二岁,便野心渐起,跑了,致使老和尚想让其继承衣钵的梦想破裂了,陆羽唱了这么一处,估计老和尚的心里都有了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嘿嘿。

        跑了和尚又跑了庙的小鸿渐到了戏班,很快成了名丑角,可见其人聪颖异常。在演戏期间,他还写过三卷《谑谈》,也就是编的笑话书,可惜找不到了。小鸿渐在演戏的过程中,遇到了被贬为竟陵太守的李齐物,李齐物对这小孩很是欣赏,认为其有才,还推荐他到邹夫子那里学习。可见鸿渐智力不低而且不会太丑,否则无法进入官僚法眼。

        陆羽虽然没有做过官,却有着形形色色的各类官场和非官场的朋友,如刘长卿,李冶,皎然,崔国辅,皇甫冉,等等。 作为隐居之人,居然有这么多大咖经常过来聚会,可见陆羽的人脉及亲和力非常人所能比。 特别是其中夹杂着一个李季兰,那可是个烟花般才貌俱全的女子。还记得李季兰笑刘长卿的那句诗吗: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回的诗更绝:众鸟欣有托。成年人一看便明白的诗句,这些戏谑的事情正是发生在陆公子的庄园里。可见陆羽当年的生活就象今天的王思聪,只是今天的王思聪真的只剩下“鸟”了。

关于陆羽的小道消息不少,把陆羽塑造成茶神的故事更多,这些俱不可信,其实,早在陆羽之前,国人已经习惯饮茶,陆羽时期,包括唐玄宗在内亦好饮茶,可见茶这种东西并非陆羽所发明,如果硬要说陆羽在茶业上的贡献,则是其编辑了一部《茶经》。正如我在开头所说的,陆羽生前并不以茶闻名,而是以文出名,死后才逐渐以茶名传世。至于到了现在,陆羽在茶业里的名气的传播与扩散,必与目前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饮茶一是要有闲心,二是要有资本。茶和酒的关系,正如南与北的关系一样。当茶成为一种文化,便不可避免的要走向高端,要走向商业化,要走向谈判桌。故把没有一点铜臭味的陆羽硬生生搬到谈判桌上,进到鸿门宴里,这不是对陆羽极大的讽刺么?

        据说陆羽一生不喜欢当官,放纵于山野,在今天看来,算是一个躺平青年,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躺平,生活才会多姿多彩,社会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我不懂茶,也不喜欢看《茶经》这样的文章,但我还是很崇拜陆羽,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婴儿,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象野草一样,能在阳光和风雨里成长,最终成为一代茶圣,这就是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是一种对抗熵增的过程。

        最后说一说陆羽名字的由来,据说其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事实上,陆羽一生就象一只在天上高飞的鸿雁,一路孤鸣,清丽高昂。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陆羽: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従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絜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子曰:一代茶圣,其后无闻,终成一绝,憾乎。想孔门自圣人始,绵延不绝,不肖者多矣,相形之下,陆羽之声望,实至名归。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灵彻上人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于良史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严维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秦系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刘方平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独孤及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皇甫冉皇甫曾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道人灵一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郎士元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元结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张继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殷遥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鲍防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贾至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李嘉祐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张彪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王之涣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包何包佶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贺知章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岑参

相关文章

  • 《唐才子传》之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这首不羡歌是陆羽所留存下来的一首歌...

  • 《唐才子传》之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宋之后的戏曲开场,往往有一老汉,拿一折扇,口中念出这几句诗,...

  • 《唐才子传》之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谁能相信这是一位六岁孩童的《咏鹅》诗。我们对骆宾王的印象,主要来...

  • 《唐才子传》之张说

    为持正义而甘冒杀头之险,自古以来,世之少有。张说在替魏元忠辩护时,可舍性命于不顾,这种义勇,除了张说这种人,在武则...

  • 《唐才子传》之崔颢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世言崔颢,性轻浮,好美人,始乱而终弃。少时之诗多艳俗之语,吾不以为然。 崔颢生于名门世...

  • 《唐才子传》之韦应物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 在写韦应物时,我不知道用以上这句诗好,还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更好...

  • 《唐才子传》之李白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 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 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

  • 《唐才子传》之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

  • 《唐才子传》之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能写出《烈女操》这样的诗的男子,老夫...

  • 《唐才子传》之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才子传》之陆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f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