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少聪 公众号:玫瑰爱上书
在火得一塌糊涂的《我的前半生》中。
儿子问:“什么是角膜?”
子君答:“面膜就是脸上涂的膜,脚膜就是脚上涂的膜。”
这句台词听起来很好笑,但也让人看到了子君内心的苍白。
当一个人停止学习,他的内心会变得苍白,逐渐与身边的人生出隔阂,进而生出让人讨厌的无趣。
所以有人认为,子君这样的女人,活该老公会出轨。
我倒觉这还不是对她最大的惩罚,最大的惩罚是她自己内心空虚、无聊、麻木的状态。
我们实在该庆幸她死气沉沉的生命状态终于被打破,而我们很多人却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你有没有发现,毕业十几年再聚,很多同学都褪去了年轻的青涩,成功验证了中年发福这一现象。
聚会的画风多半是这样的:舔着凸起的肚子,舒服地靠在椅子的后背上,然后心满意足地,低头刷手机!
30几岁,房子、车子、孩子,这些曾经让人焦虑不已的目标都实现了。
好像生活已经实现了电视剧里大团圆的结局,再演下去就没人看了。
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理由再费力减肥去保持身材,也不必再为了加一点工资而苦哈哈地熬夜加班。
但,当我们不再前进,岁月静好了吗?
每天刷刷刷,貌似朋友联系的多了,但真正心灵的沟通没有两句;
每天刷刷刷,看似吸收了一堆信息,但都没什么营养;
每天刷刷刷,又转发了几条鸡汤或者反鸡汤文,但生活终究没什么改变。
我们只是变得越来越麻木,除了对着手机傻笑,对周围事物的幸福感知力越来越低。
我们都不知不觉成了罗子君,不同的是,她在家里麻木,我们是在公司和家两个地方麻木,但又苦于不知道如何打破这死水一样的状态。
前几天,一个曾经说不会做饭的朋友对我说:“我准备报个烹饪班。”
“开始对美食感兴趣了?”我问。
“也不是,就是觉得生活特没意思,想学点东西。”
她的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如果你不想在30几岁就沦为一个刷手机的胖子,那就应该行动起来,开始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都30大几了,人生都过了差不多一半了,还学什么学?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语班学习报名时,来了一个老人。
负责登记的小姐问:“请问您是给孩子报名吗?”
老人答道:“不,是给我自己报名。”
小姐有点惊讶地看着他,他解释说:“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每次回来,说话叽叽咕咕,我听不懂,心里着急,我想听懂他们说话。”
小姐问:“您今年高寿?”
老人答道:“68岁。”
小姐说:“您想听懂他们的话,至少要学两年。可您那时已经70岁了。”
老人笑笑,幽默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岁吗?”
大家听了都笑了。
或许,中年还有一股子拼劲,还敢拿房子抵押的钱去折腾的人不多,但我们至少可以制定一个每周学一道美食的计划,可以尝试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时,可以每天抽空背20个单词,或者每天在电脑上敲打一点感受,写一点读后感。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改变,你会因为今天记住了几个新单词而生出小小的成就感,你会因为给家人奉上一道美食获得称赞而快乐,你也会因为跑步而觉得身体轻盈了不少,或者你慢慢地觉得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居然流畅了不少,不用再为心里有却倒不出而干着急了。
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变得更好,也没有谁能阻止你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可以,你可以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刷刷单词。或者在跟着手机里的视频教程,零基础学画画,练瑜伽,练毛笔字,学织毛衣,学勾毛线鞋、帽子……
你说那有什么卵用?
我不保证那有什么用,只能说,你的生活会因此多那么一点好看的色彩,你也会因多了一门手艺多出一分魅力。尤其当不再为了取悦谁而学习,你最能取悦的是自己。你把自己取悦了,你就会成为一个磁石,吸引别人喜欢你,仰慕你。
而像语言、阅读这些需要长久修炼的活,当有一天用得着的时候,你至少也不用为还没开始学而懊恼着急。
生活就像你手里的橡皮泥,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就是一团毫无生气的泥巴。
如果你愿意动动手,还是可以捏出各种有趣好玩的造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