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文艺调频
修身美善八德——父母讲给孩子的品德启蒙课(十四)

修身美善八德——父母讲给孩子的品德启蒙课(十四)

作者: 尚善谷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22:30 被阅读20次
信,诚信、信任、信念

信之典故 一

周幽王有个宠妃名为褒姒,褒姒有一天很不开心,周幽王为了逗她一笑,跟他的臣子们开了一个玩笑:

下令在都城边的二十多座烽火台上点燃烽火,以发出边关军情警报,诸侯们看到烽火点燃,便急忙召集军队前往支援,等到了都城,才知道是被周幽王戏弄了,褒姒看到平时威风八面的将领们被耍得团团转,开心地笑起来。

五年后,周国被外族大举入侵,边关告急,周幽王赶紧下命点燃烽火求援,但是诸侯都以为又是耍他们,便没有前往,结果都城被攻破,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注解:即使君王失信,都会招致臣子的背离,可见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信之典故 二

北宋时期有个叫晏殊的人,十四岁就被称作神童,推举到朝廷做官。本来是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而直接任职的,但他坚持参加考试。

考试时他发现考题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因为他以前受过几个名师教导,很有可能其中就有出考题的老师,他的答案自然全对,受到皇帝的称赞。

在接受皇帝复试时,晏殊把真实情况禀告了皇帝,并要求皇帝当堂另出新题考他,皇帝令大臣出了一个更难的题,晏殊从容作答,皇帝非常满意。

晏殊当官后,每天办完公事,回到家就闭门读书。皇帝知道这个情况后,赞叹他勤奋自律,提拔他升职。晏殊面见皇帝谢恩时,又坦诚相告:“我其实不是不想和别人出去游玩,只是因为家里穷困,没有钱,才不能像别人一样到处玩乐。皇上的赞赏,我受之有愧啊。”皇帝听了,更加钦佩他的诚信、朴实,依然坚持提拔,几年后升为宰相。

晏殊

注解:晏殊这样正直、坦诚的做人方式,值得我们自省和学习。

信之典故 三

东汉有个大臣叫杨震,他在去赴任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推举做秀才,王密想接机贿赂一下杨震,以得到升官机会。

于是王密深夜带着十斤黄金,去偷偷赠给杨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劝说:“现在夜深人静,又没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回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是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到后,十分羞愧地离开了。

杨震会王密

注解:杨震这样表里如一,不欺人,不自欺,是真正的诚信。做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的,无愧于内心,比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

信之典故 四

三国时期的太史慈,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将军,但他得以成名,确是因为他高尚的品德。

太史慈在刘繇手下时,曾与孙策在野外遭遇,两人大战一番,也没分出胜负。此后孙策率军击破太史慈的守城,将其俘虏。因为孙策敬重太史慈的武艺和品德,故亲自为他松绑,任命他为将领。

后来刘繇病死,他手下的军队群龙无首,孙策便让太史慈前往招揽刘繇旧部。这时孙策的一名手下叹息说:“主公你这是放虎归山啊,太史慈这一去,肯定不会再回来投效你了啊。”孙策则坚信太史慈不会辜负他的信任,之后太史慈果然如期归还,将刘繇的旧部招入孙策麾下。

太史慈激战小霸王

注解:正直、高尚的人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万分可贵,切不能辜负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身美善八德——父母讲给孩子的品德启蒙课(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ha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