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写作》阅读5-1

《高效写作》阅读5-1

作者: 长空云淡 | 来源:发表于2022-08-09 07:03 被阅读0次

第五章 与人合作,学会互助

1.克服“孤独”写作

我刚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有一个教授问我,是否做好了“离巢”的准备。我愣了一下——什么“巢”?我读博的过程本就不风平浪静。

但是,在研究生院里,我至少是一个清晰可辨的群体中的一员:接受学术训练,志在学术成功的人。所以,虽然这里给我的感觉并非温馨小窝,但确实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同质性群体。有些同学是可以发展出终生友谊的。找到工作后,我们可以互相扶持,缓解初为人师带来的不安。之后,我们还可以在写作和发表上互相帮助。就我而言,这样的互助关系从来没有形成过——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可能的。

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孤独。有些人在读博阶段遇到了友善的同学,乐于帮助的导师。有些人在整个学术生涯中都能找到扶持的伙伴。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许多学院派喜欢长时间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我们的学术成就是靠自己打拼来的,我们也期望“自己搞定”,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如何奋力工作。

传统学院文化推崇个人成就,而非团体支持。不幸的是,就业吃紧意味着,同学、同事也是竞争对手。这个过程或许会让人感觉是零和游戏:教职、课题资金、顶级期刊、老派学术会议就那么多,却有很多盯着的人。所以,出于多方面因素——过往经历、个人秉性、外部环境——许多学者长期单打独斗,心门紧闭,可能会偶尔寻求建议,但绝少一贯地互相支持。

一旦有了一席之地,寻求建议就仿佛是承认水平不够。我们难道不应该知道本领域内的一切知识吗?经历多年寒窗苦读,我们难道不应该扶摇直上,脱颖而出吗?业界成功需要搞关系、自我宣传、战略联盟,学术界难道不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吗?

对,也不全对。我不是主张去上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课程(除非你想从事行政工作),也不是说我们都需要去加入心理治疗互助小组(虽然我有时会考虑去)。但是,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的是,真实的学院生活是怎样的,如何写作、展示和发表学术成果,如何引起关注。

学术互助有助于做出更好的成果,因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我们会发现有趣的领域,提高研究效率,改善写作心情,利于出版发表。在互助组帮助下,我们不会轻易被困难绊倒。我们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写作中的试错与艰辛是常态,这有助于维持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对发挥最高水平是必需的。

在第五章2,我会详述发起教师写作小组后,与同事们分享学术写作中的苦与乐所带来的令我惊讶的变化。但是,克服孤立不只是加入写作小组这么简单,还要认识互相扶持整个过程的价值。要义在于,发展有益于学术研究的人脉联系。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人数不多、内斗不少的修辞学系做访问学者,做了两年。我是该系史上的第一名女性,也是第一位“正牌”媒体研究学者。当时,我一边为博士论文定稿、教授新课程、设计媒体研究课程设置、补充图书馆藏、组织学术会议(系主任安排的,但其他同事都很讨厌这件事),一边试图说服同事们,不要把我当成一个威胁。除了这些,我还开始写一本新书。我在其他系交了几个朋友,精神状况还算稳定,不过没有真正的学术伙伴。我觉得,打通学术写作之道现在完全在于我自己,将来也一样。

我的博导在领域内是有地位的,但是,天啊!他觉得用不着积极与有潜力的学生发展关系。他告诉我,学术界就是要靠一个人打拼。这是真事——他还看不上忙着栽培弟子的同事。

读博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是外校的教师。但是,除了在学术会议上的一面之缘,我不知道怎么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不想麻烦别人,甚至不确定他们会不会帮我。当时,我仿佛无根之萍,更别提与他人携手探索教学和写作的新领域了。我没有意识到,每个人,在学术生涯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得到多种形式的支持。

后来,我加入了一家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博士项目,这个项目的野心很大。我获得了一个有资格获取终身教职的职位,之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系内前辈们(全是男性)把精力全投到了做课题和指导学生上,而不是向一个看上去什么都明白的新同事伸出援手。和我一样新加人的同真不多,也都汲汲于终身教职。我们彼此真诚相待,偶有同声相应,但并没有成为同志。回想起来,当时我们都认为,在彼此面前和前辈面前都需要展现出自己精干的一面。

有些领域显然是注重协作的,但也可能出现孤立现象。负责教工写作支持项目期间,我一直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教师见面,这当然是严格保密的。他们都指望把课题报上去,然后就能开动起来,马上拿到基金,但在这方面却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指导。他们可能是本领域的“唯一人”,而且才刚拿到博士学位,之前也没开过实验室。他们问我怎么找人合作,一起申请课题,开展研究。但是,我不了解他们的领域,而且我自己也没开过实验室。

我也见过一些同事,之前是教学型大学的,或者是转行做学术的。他们不仅需要写作、发表方面的建议,在上升路径方面也需要指导。我可以给出一些宽泛的建议,但他们需要的是联系本学科内的成名学者,为课题申请、学术会议、期刊发表做必要的准备。他们还需要想办法搭建本学科的人脉。

“离巢”,也就是从研究生院毕业后,之前的教授基本上就见不到我们,也想不起我们了。他们不会再评读我们的作品,为我们疏通发表文章的门路,提供真知灼见了。当然,他们可能从来都没做到这些。导师有新学生要指导,还有自己的研究要完成当年同窗呢?要是没找到教职,那就没什么好指教的;要是找到了教职,不管是本系还是外校,又都会忙着争取终身教职。谁有时间帮别人呢?难怪很少有人伸出援手。

我们为何要伸出援手呢?因为主动帮助他人,接受他人帮助,克服孤立,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研究效率,保持心情愉快。换句话说,互助让我们不会轻易陷入愁苦和压力中,变成神经质,导致工作停滞。建立互助关系对研究、写作、发表都有好处,让我们游刃有余。

有些学者比较幸运,读研时与同学建立了紧密联系,能够一直获得反馈和建议。有些还得到了前辈栽培,打通上升路径,建立有效人脉。他们的手稿有人阅读,发表门路有人指点,申请课题有人审阅推荐,会议报告有人照应,他们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在他们的书里,致谢部分总是有好几页——在思路、写作、发表方面帮过忙的人都可以组成一个村子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至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呢?如何克服自然而然产生的孤立感呢?如果我们自己跳槽,经历院系调整,或者担任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独立学者,没有个人或机构关心我们的成就,孤立感会进一步加深,那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步,承认自己的处境。在学术写作、研讨班、报告厅、大会发言方面,我们确实只能靠自己。在学院环境里,人们期待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承包商”,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与他人联手,帮助别人,接受帮助,是有很大好处的。下面是我给同事的几条建议,我真希望自己多年以前就知道:

1.了解当前教职和目标教职的写作发表模式。不要躲躲藏藏,受流言和揣测的摆布。问一问系里的同事,自己还需要发表多少成果,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什么方面,有什么推荐的课题基金和学术会议,可以跟哪些期刊或编辑联系等,这都是没问题的。你自己有所成就后,也要牢记这些经验,然后传递给其他人。

2.寻找校内学术伙伴。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阅读他们的作品,然后约他们去咖啡厅,随意聊聊,看能否得到教益。寻求建议时要简短、审慎、具体,并尽可能遵循给出的建议。教师们大多乐于在校园里看到理解、重视自己作品的人,许多人在别人请教时也愿意相授。

3.联系领域内的潜在伙伴。哪些人的成果是你借鉴和欣赏的?去跟他们联系吧:表达对他们作品的赞赏,要简短具体,还要说明与自身研究的关联。要充分理解,而且真心欣赏,这件事是做不来假的,也不应该做假。在学术会议上约见,请他们主持会议,或者请他们来你的学校。大牌学者也是乐见赞扬的,而且在受到自己不认识但是欣赏自己的外校学者关注时,他们还会有满足感。结识志趣相投,有意请教的人总是有好处的——只是别忘了投桃报李,予人玫瑰。

4.学术伙伴要切实有益。合作关系要对双方研究都有益处,探讨和引用对方成果时要大方;给他们介绍有可能对他们的项目感兴趣的人。看到相关的研究和资料就给他们传过去,发现可能对他们有益的机会要告知。学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相互的,也应该是相互的——把向你求教的人发展成研究路上的伙伴。

5.利用会议加深关系。学术会议能够将远程的“学术社群”变成实体——他们关注你掌握的知识,也欣赏你挑战的难题,而会议正是让你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利用会议建立人脉。你大概听说过,有些同事在会议上只顾着跟别人尴尬地聊天。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很容易回避去参加派对,躲在自己屋子里,只跟当年同窗或系里同事来往,尤其在刚进入学界的时候。到了后来,更有可能压根不去学术会议。但是,学术会议是为学界做贡献、建立学界人脉的一个机会,对了解领域动态、维持研究效率都有好处。

6.学术会议还是与本学科编辑建立直接联络的大好机会。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编辑都是宝贵资源——他们知道在你的领域发表成果的门路。问一问他们的需求,了解刊登决策的制定方式,寻求审阅稿件的机会。宗旨是,让他们帮你理解出版发表的过程。期刊和出版社编辑会在会议上发掘新思想、新作者和新评审,所以尽可能多认识一些编辑,求教与他们有效合作的方法。

“学术社群”总挂在学者的嘴边,但少有落到实处。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互相支持不等于吹捧标榜,别有所图。相反,我们可以建立真正的互助关系,让每个人的研究都能受益。

相关文章

  • 《高效写作》阅读5-1

    第五章 与人合作,学会互助 1.克服“孤独”写作 我刚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有一个教授问我,是否做好了“离巢”的准备...

  • 快速高效阅读的方法

    前几天谈了快速高效写作的方法,今天我就谈谈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 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呢?我今天列出了4个小主题。...

  • 读书随笔

    这两天继续看镜晓娴著的《高效阅读》,并开始第二遍读汤小小著的《高效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

  • 【无戒学堂】如何高效写作 - 草稿

    今天阅读了《如何高效写作》,该书作者是芝兰秀德。本书阐述了高效写作的七个程序:确定信息,分析读者,收集点子,写概要...

  • 一切的遇见,都是刚刚好

    阅读和写作,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用阅读促进写作,用写作倒逼阅读。 5月20日,高效阅读基础营结营了,接着就迎...

  • 学会高效阅读,一年100本书不是梦

    今天终于收到了刘主编的签名书:《高效阅读》、《高效写作》、《写作疗愈》,刘主编的课程都很干货,相信刘主编的书也一样...

  • 复盘阅读:从积累到跃迁,学会复利成长

    吾爱有三,跑步、写作与阅读;对于跑步、写作已经做了复盘,这次对阅读也做下复盘,来帮助自己持续高效的阅读。 书中知识...

  • 学习高效阅读4天,结束也是开始

    参加镜姐高效阅读4天,三次课程,将个人所得做简单梳理。 一、阅读意义 阅读是最底层基础,与写作进行对比,写作只是一...

  • 5月画日签:我是谁?

    我是简宁,读书&学习笔记践行者,擅长书评写作、高效阅读、高效笔记;两年阅读200+本书 ,一年完成50+本书的读书...

  • 成长记录——叹号老师的《高效阅读训练营》

    在报名参加叹号老师的《高效阅读训练营》之前,我曾问过好友:“对于高效阅读和快速语音写作,你怎么看?” “我觉得都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写作》阅读5-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lg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