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描述诸葛亮读书的特点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是说诸葛亮读书可以一下子抓住书中的精华;“不求甚解”则是说他不钻牛角尖,不过度抠细节。
“观其大略”我还差得远,没什么发言权,只是表达一下自己在“不求甚解”方面的体会。
以前读书总想一字一句地把一本书吃透,不想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压力。有些比较专业的书往往读了很少一部分就放弃了,主要原因就是被扑面而来的大量专业词汇直接干懵了,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
在一些相对熟悉的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没办法从头读到尾,经常略读、跳读。表面看是因为太熟悉了,实际情况是实战经验的欠缺导致我不能深入领会书中的精华。
了解了这些,我在读书上的策略选择了“不求甚解”,读懂的部分就去实战磨练,没读懂的部分暂时寄存在那里,阅历到了自然就容易接受了。
怎么增加阅历呢?阅历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的日子,阅历是不断挑战自己的知识盲区、实战盲区。
每天活得和昨天不一样才会有阅历的积累,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喝着同样的奶茶,吃着同样的快餐,挤着同一班地铁是没有阅历,没有明天的。
不妨做点疯狂的事,挑战一下每天一本书,日更一万字,30天写一部10万字的小说。成了有成功的经验,败了有失败的教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