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

作者: 暖心诗词赏析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3:29 被阅读0次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以讥刺先朝的罪名贬官惠州(州治在今广东惠阳),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再贬儋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政局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有利于元祐党人的变化,已死的追复原官,未死的逐渐内迁。六十五岁高龄的苏轼于五月内迁廉州(州治在今广西合浦),《儋耳》诗即作于此时。这首诗表现了他初得诏书时的欣喜之情,抒发了风烛残年、万念俱冷的深沉感慨。

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初得赦免诏书时的欣喜之情,抒发了风烛残年、万念俱冷的深沉感慨。

首联写一阵雷雨之后的黄昏时刻,作者独自登高,凭栏远望。古人常以雷霆之怒,霹雳之威喻皇帝的威怒,这里既是写实景,也是以霹雳收威暗喻哲宗去世,徽宗继位,朝政更新。「暮雨」的「暮」,也是含义双关,暗示以前朝政的昏暗;「开」,表现了他对徽宗的幻想,以为朝政从此清明,徽宗刚继位,想清除朝廷的党争,似乎将大有作为,苏轼当时还不可能看清他的真面目。《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也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四句几乎可作「霹雳」句的注脚,表现了同样的幻想。对句刻画了诗人凭倚栏槛遥望的神态。出句抒发的是欣喜之情,对句的「独」字则表现出孤寂之感,为尾联作好了铺垫。

颔联写登高所见,既是写眼前实景,又是象征时局。这是全诗最好的一联。夏天雨后多出现虹霓,是眼前实景;但作者不以彩虹入诗,而以暗淡的雌霓入诗,这是有寓意的。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五月苏轼得到诏书时,迫害元祐党人的二惇(章惇、安惇)、二蔡(蔡京、蔡卞),已受到台谏的排击,「雌霓云端下」正象征了政敌的失势。雄风喻帝王之风,与「庶人之雌风」相对,语出宋玉《风赋》。儋耳四周皆海,雄风来自海上,这既是写海风之快意,又是暗喻内移诏命的降临。

颈联记双喜临门。一是野老之喜,苏轼初到儋州,遇上连年灾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喜获丰收。苏轼与海南人民休戚与共,野老的喜事就是他的喜事。二是诗人之喜。苏轼谪居海南,无时不盼望北归。就在这年的正月七日,他还感慨说:「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犹未赦虞翻。」(《庚辰岁人日作》)贾让是汉哀帝时人,曾上治河三策,其中上策是引黄河北入海。苏轼在元祐年间也多次提出类似的主张,不被采纳。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黄河再次决堤北流,他的主张得到了应验。虞翻是三国时吴人,因得罪孙权,被长期流放交州。苏轼此时总算「赦虞翻」,赦书已到,逐臣即将北归,他的心里十分高兴。

尾联写以后的打算,说年事已高,只要能吃饱饭,有栖身之地,就再无奢求了。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有「但使残年饱吃饭」语,上句即用其意。《庄子·秋水》载坎井之蛙语:「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是讥井蛙的浅薄,但后人却以「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轻天下,细万物」的隐逸思想(陆云《逸民赋序》)。苏轼的用法与此相同。他晚年思想很矛盾,由于政治上一再遭受打击,经常发出「心似已灰之木」(《自题金山画像》)一类的感慨。但其思想深处仍是「报国心犹在」(《望湖亭》),「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诗的末句虽略赚消沉,但全诗的基调清雄慷慨,颇具浩然之气。

相关文章

  • 儋耳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

  • 儋耳 苏轼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对于雨天,不同的人想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是如烟似雾,如置梦幻,也可能烦躁心乱...

  • 欣赏《儋耳山》

    我们来欣赏一首诗: 儋耳山 苏轼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馀。...

  • 《儋耳夜书》

    己卯年正月十五,我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过来找我说:“良月佳夜,先生可否一起出去逛逛?”我愉快的答应了。往城西走,步...

  • 读《儋耳山》

    读苏轼诗句: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人生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总是会高大的和...

  • 山海经之儋耳国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迷六百一十五:儋耳国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4月4日 大荒北经中记载了一个国: 有儋耳之...

  • 七绝 游儋耳龙港湾金滩

    七绝 游儋耳龙港湾金滩 作者 高歌 归潮岸阔醉沙丘,拾贝烹虾村港幽。 水远天高礁映现,身如搁浅荻边舟。 儋耳龙港湾...

  • 七律 儋耳千年古盐田

    七律 儋耳千年古盐田 文/高歌 儋耳盐田寻古岛,砚台密布石岩滩。 潮平池漫开天地,日烈晶凝献玉盘。 朝水夕钱千载惠...

  • 咬文嚼字—— “雕题”与“儋耳”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山海经》记载海南岛有两个纹身国,叫“雕题国”和“离耳国”(离耳国后来叫儋耳国,本文探...

  • 偶感

    阳明远谪龙场驿,苏子南迁儋耳城。 始信英雄自通达,每于绝处是重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儋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p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