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个多事之秋,销售进入淡季,工作都变得清闲起来,就开始注意到原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这某项检测的阳性率变低了。
紧随其后就是大量的证据,证明不符合。
那么很自然的形成一笔投诉,这些投诉加起来有越演越烈之势,严重影响了客户开单的欲望。
然后,可笑的是,这些投诉在研发端看来都是无稽之谈!
什么阳性率降低?那么你指的是什么阳性率?那一种病原体呢?你是跟谁比的,什么方法,什么时候,什么批次,原始记录在哪?提供一下!
如果这些都说不清楚,那不好意思,这是无效投诉,予以驳回。
严禁使用感觉,也严禁医生使用各种感觉来判断结果是否相符。这是典型的学术思维,
有道理的吧?非常有道理。
可是客户可不这么想啊,那客户说:我这个看片子明明就是肺炎啊,你怎么可能是阴性?这血清学阳性,症状支持支原体感染呢,你这个怎么支原体阴性?这个白细胞降低,明显怀疑为病毒性感染呢,你怎么是阴性?这个百日咳明明是单核酸阳性的,为什么没检出?
客服或者市场就像救火队长一样到处在灭火,考虑保存条件,考虑采样条件,考虑技术因素,考虑方法学差异……
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妥妥的产品因素。但是没人敢向外承认。
一个严重依赖研发推进的项目,他们却不相信市场提出的负面反馈,只想着踢掉皮球睡大觉。要求市场提供那些不可说不可追的证据,这是个什么态度?
需要做比对,还需要自己承担成本。
然而,成本管理这个事,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找上级领导批一般是批不下来的。
如此以来,市场无法证明产品的问题,研发端就还是闭目塞听,充耳不闻,这质量可如何是好?
或者压根就不想好。这局,谁入谁迷。尤其是那个老板才是最迷糊的人,迷之自信哪里来的?
破局,这个局如果不破那就真的不会好了。
这破除这局,需要承认错误的勇气,还要切实可行的替代性方案,如此保住客户,加上有执行力的人,大事或许可成。
时常因此感到难过,在一个PDCA搞的不顺畅的地方,怎么才能让工作奔跑起来?
早期加入一个有潜力和钱力的公司是有多幸运,就像是乘了一艘巨轮,给你也能加上飞翔的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