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源于一个典故。大概的意思是有人送了一些瓠瓜种子,就是可以做水瓢的那种瓠瓜,这些种子可以长成一间屋子那么大的瓠瓜,主人很苦恼,要这么大的水瓢干嘛,即使能装满水,自己也舀不动啊。于是请教庄子,庄子告诉他,不一定非得当做水瓢,也可以用来做成船。
当然对于这样的典故有很多的解读,我的理解着重在前半句,无用之用。
什么是无用?什么又是有用?
我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乃至当今整个社会,都在强调有用。在学校,与考试成绩无关的事情,都是无用功。在单位,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的事情,就不值得投入。生活中,挣不了钱的工作,哪怕当成爱好,也会被认定不务正业。
对于有用无用,我的感触源于两件事情。首先是我的专业,我从事的工作是景观设计。经过十多年的工作,以及自己不断深入的学习,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僵局。手上的项目,从前期到后期,从整体到细节,我太熟悉,以至于不用深入思考,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就可以很中规中矩的完成一个项目。然后到了下个项目,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套路,心中开始不断积累同样的疑惑,自己有没有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我不否认自己在以往的这些项目里,有不断的进步,每次也都在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但回归到工作成绩,我给自己分数一直维持在及格线。其实很难说服自己,毕竟同行和竞争对手都在进步,所以在同样的步伐下,没有创造性的思维飞跃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尤其在做产品研发和设计阶段,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太少。产品的创新思路,太急于求成,都愿意跟风,不会踩雷,不会冒太大风险,做法上就是在别人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这是景观设计界的一个怪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进这个圈。一般都是盯着国际上的一两个专业大奖,每年都会评选出世界范围内比较优秀的设计作品,然后国内各大设计院,就针对这些获奖项目,把他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手法,进行借鉴然后跟风复制出很多雷同的设计,到了开发商这里,就是一窝蜂的上项目,很快我们就见到了市面上的全景落地窗,大草坪、大水面的景观设计等。
其实根本原因也是源于开发商的快节奏周转,在高速运转的金融环境下,任何事情唯快不破。一般开发商不会投入大把的时间和资金用来做创新研发,不能产生及时效益的,不能最快变现的设计,就是无用功。所谓的产品创新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偷换概念,没有那种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突破。
把创新研发当成无用之用,同样的案例不只出现在地产行业。去年的华为事件,成为中美贸易的关键词。华为之所以能顶住来自美国的制裁,没能被芯片掐脖子,就在于华为坚持对国产芯片的自行研发,而这种坚持是需要付出的,当年对此嗤之以鼻的联想,坚持全球资源整合,忽略对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导致全线彻底失去竞争力。
其次,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每每那些帮助我打开设计思路的启发,反而源于平时跟专业不相关的阅读。那些已知的专业知识,只会限制住自己的思维,做创造性的思考,就必须摆脱已有认知的限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