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三岁多的小男孩早晨见到我时,总是比划一些奇怪的手势,嘴里发出怪怪的声音,孩子外婆说:“周末看了电视,所以总是学怪兽叫。”我当时觉得孩子真是可怜,美好的亲子时光用来看有怪兽的电视节目,如果在周末的两天,孩子不是在看电视,而是和家人一起享受融融的亲子时光,去踏青,和妈妈一起唱好听的歌,那这孩子早晨看到我时是不是会唱歌给我听呢?
五月的时候,我和朋友慧慧一起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上海旅行。旅行中,我吃惊的发现,无论到哪里,只要到酒店慧慧的儿子就打开电视,拒绝洗脸吃饭,眼睛总是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更不要提出去看风景了。哪怕我儿子去喊他,他也是老大不情愿的才出现,手里还拿着他妈妈的手机边游戏边应付。
一份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的结果令人担忧,中国孩子户外活动不足,周一到周五孩子们放学后,每天的户外玩耍时间仅1个小时,平均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户外活动不到1小时;平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以及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分别将近1个小时,有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多达48%的儿童周末超过2小时,这一数字到寒暑假上升到61.4%。
而在《中国青年报》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不多。为什么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不只是孩子,我们很多成年人都与电子产品保持着奇怪的关系。这些无生命的设备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条不紊,提供更多的娱乐,便于我们去研究、了解各类信息。然而却也让我们丧失了生命的本真与乐趣。而且,孩子过早关注电脑、手机等,易对电子产品产生眷恋,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缺乏与人沟通的体验,影响到健康情感的培养。
一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生活压力都很大,总是非常劳累。打开电视或让孩子玩电脑游戏似乎的确能够让生活轻松许多,它们可以让孩子欢笑。而我们也有时间安静的休息或者做家务活。但危险在于我们为自己创造了更大的问题。
首先的问题就在于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而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在生理上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使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受到影响。
其次媒体上会有些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出现,男孩子是非辨认能力还很差,相比于女孩更加会热衷于媒体的暴力场面,男孩子在长大以后会觉得暴力体现了男子汉气概,而色情场面也能够极大的引诱男孩,使得他们的道德和处世准则都会受到影响。
最重要的是网络媒体的使用贬低了交流,导致孩子思维能力机械化。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慢慢地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了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
前段时间回乡下探亲,看见乡里乡亲的孩子每天都在田间、森林里玩耍,脸庞满满都是笑容,眼睛里闪烁的都是快乐。想到我家的孩子,天天困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虽说交通出行与购物等事情的确方便了很多,但总是感觉她缺少一点大自然的滋养。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们虽然物质上或许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他们在自然中获得的快乐却一点不比城里孩子少,甚至于更多。
越来越多的城市儿童几近变成了"宅儿童",将来又很有可能变成与自然隔绝的"宅少年"、"宅青年",他们不关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和松涛低吟,只关注电脑里的“熊出没”和“猪猪侠”、手机里“王者荣耀”和“保卫萝卜”,他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这种疏离导致他们感官退化、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甚至孤独、抑郁、愤怒等身心问题。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由于远离大自然,往往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急功近利的大人们总是觉得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认字、做算术、背唐诗才叫学习,其他方面差点也没关系,能否让孩子去野外接触大自然并不重要,学习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
二
事实上,大自然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么无关紧要,相反,它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培养人们获得生存能力的基地。大自然中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生息以及丰富的地理环境等,对孩子感官刺激与认知的发展,皆是最直接的启蒙良师。生命源于自然,一切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拥有至真至性的一面。山间叮咚咚的水流声、下雨时的滴嗒声或者哗哗声、风吹树叶的刷刷声、小鸟的叫声、树林里的蝉鸣等等,这些天籁之声都是人间最美的音乐。
远离大自然不仅使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制约,还会使孩子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不是孩子唯一的任务,孩子还需要生活。父母要想孩子能健康成长,应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与大自然的接触不仅会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男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仅靠这种自发的无序的好奇心无法系统、准确地发现种种自然现象,掌握其本质和规律。因此,家长可以随时提醒孩子注意重要的、特别的、带有规律性的自然现象,如暴雨、雷电、彩虹、台风,或如季节更替、花开花落等等。让他们观察不同季节中的草木、不同时空的日光月色、云淡雾浓,引导他们仔细思索其间变化,培养观察兴趣和能力。
其实孩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理应是和鸟、松鼠、蚂蚁、蜗牛、鱼儿一样在白云、天空、大地、草原、山川、河流中共同成长。我们在动物园里无法发现一只真正快乐的动物。莎士比亚也提到:生活在森林之中,可以远离尘嚣,倾听树木的话语,涓涓细流犹如万卷书籍, 路边小石,寓寄着神的教诲, 大千世界处处可以受到启迪。
牛顿小时候,整天在野外跑呀玩呀,在大自然中接触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渐渐养成了热爱自然的习惯,后来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在少年时代就整天在大自然中玩耍,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由此对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最终促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生物学家。
三
孩子是从接触形象具体的事物开始认识世界的,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天然素材。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父母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领略一些自然美,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无形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
人们一边在抱怨现在社会上男人越来越不象男人,越来越没责任感的同时,又把自己家里本该成为男子汉的男孩象带女孩一样带养着。
男孩子就应该多处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好奇和兴奋,会到处跑跳,会跑到草丛中捉昆虫,或到小河中捉鱼虾,甚至会趴在地上观看昆虫活动,往往会搞得衣冠不整,满身泥土。家长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给予过多严厉的责备,影响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变得缩手缩脚。但很多家长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男孩失去了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机会,等男孩有了自己的活动能力之后,家长们又出于安全的考虑,总是把他困在家中。有的父母为了使男孩不添麻烦,将其关在屋子里。
他们把让孩子自己走路去玩与让孩子穿越战场风火线混为一谈。当他们想象孩子骑车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时,总会想到孩子如何被刹车失灵的载重卡车撞倒。让8岁或者10岁的孩子在公园里跟同龄的孩子玩,身边没有大人看管,简直就像把他们推进海洋世界饲养鲨鱼的水箱一样危险。在他们看来,哪怕一点点风险都是绝对不容许的,否则必然酿成惨祸,就象新闻和法制节目里经常报道的那样。他们唯独没有想到,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永远没有机会遭遇任何风险,这件事情本身恰恰就是最大的风险。
实践表明男孩子的语言能力水平低于女孩,如果再缺少一些户外活动,就可能变得更加迟钝和磨蹭。所以,要满足男孩的成长需要,增加一些运动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活跃起来。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接触自然,长期生活在一个单调的环境里,他的个性就会受到压抑,甚至会变得郁郁寡欢、焦虑不安,在与人的交往中也会发生困难。
四
大自然中的户外活动还是建立父母与孩子良好亲子关系的纽带。通过户外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绿色的草坪上与孩子一起躺下,陪着孩子嗅嗅青草香、享受阳光洒在身上与微风吹拂肌肤的感觉,创造亲子间自然的美好回忆,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一项研究报告中也揭示出男孩子的童年与大自然接触,将为他们带来健康与益处之间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孩子的压力水平、对抗抑郁、增加信心和自尊意识,以及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多动症等等。
大自然对所有的男孩都是如此,因为男孩的童年时代意味着,他们要迈开双脚去驰骋他们的自己的想象力。男孩需要奔跑起来,以便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正由于此,男孩特别好动,特别富有野性,对他们来说,人生就是不断地体验奇迹和冒险。男孩需要释放他们的精力,考验自身的力量,甚至保留这种力量。
一个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会比很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具有丰富的个性,感觉也更敏锐,更具有创造性。这是因为户外活动能给孩了提供广阔的视野,大自然中的绿树、青草、五彩缤纷的花朵,帆浮的云彩,飞翔的小鸟,都会给孩子的视觉器官带来更多的新鲜刺激:户外流动性的刺激比室内多,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更多的听觉和视觉动感;户外活动还增加了遇到更多陌生人和陌生事物的机会,提供了更多地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在大自然中,人是可以惬然无忌地领略到很多美妙感觉的。袅袅的风轻柔地拂过脸庞、清冽的水悠悠划过指尖,柔嫩的草轻拂过手心,都能引起让人贪恋地的悸动快感。接触自然,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接触自然,也是为了培养小孩对大自然的欣赏力,进而培养美感和审美力;接触自然,可以陶冶性情,培养良好品质。
一个喜欢同大自然相处的人,必定是个内心存着纯真与赤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