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新街小学在原基上新建的教学楼竣工了。9月,我走上讲台,正好见证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变化。一年又一年,我校学生最多逾三百人,最少也有一百七八十人。事物兴盛衰落的变化,是必然的。
1995年春季,毕业班学生和全体老师合影2006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两年的时间,我眼见着原本的新街小学,由一所完小,到四个班级,三个班级 ,两个班级,到全部搬走,却无力挽回,只能叹息!
当时我在原新街小学任教导主任和shao xian 队大队辅导员多年。 高校长动了手术一直在病休之中,学校有什么重要一点的事,我就打电话请示他,由他作决定或者接待上级领导。
找到一张2000年春季的集体照六个班12名教师,其中公办教师5人。毕业年级六七十人,真兴旺啊那几年学校严重缺老师,老教师逐渐退休、病号病休、出嫁的转去他校,最主要的是,数年没有新老师调来我校,人员实在是调整不过来。
2006年春季开学,上级决定,我校五六年级合到黄河小学那边去,我们这边三四年级的英语课,由黄河那边的老师走教兼任。
英语老师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不愿意往新街这边跑了,学年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多月,我们只好按课时、分批次带领三四年级的学生步行着赶往黄河小学,跟那边的学生一起上大课。
两所学校相距足有三里路呢!一趟一趟真艰难哪!
2006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了,课程安排不下去,我担任起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及班主任工作,还有音乐等副科,又主动兼带三年级的英语课。这之前我从未带过一年级的课和英语课。
那些年学校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不时地迎接检查,但每天还是忙得几乎没有一点空闲。
一年级班上还有几个不及龄的孩子跟读。那时我傻乎乎的,头脑比较简单,并没有多加考虑,高校长也未明确指示不收跟读生,家长决意要把孩子送来,不擅拒绝的我更没往深处想,小学“抢”了幼儿园的生源,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之类。(嗐嗐,细思微 kong 啊!)
低龄高读,其实让孩子和老师都zao罪,的孩子五岁左右上一年级,不是拔苗助长吗?跟这几个家长提建议,可根本没有用,他们只是一个劲地请求让孩子跟班读,不办学号!
家长少花了“幼教费”罢了,这种做法真正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我和张利亚老师多带这几个小家伙,班上不到20个孩子,张老师带数学、美术等学科,她原本身体就不好,一直带病上班,也是很辛苦的!
全校一至四年级一共就六十来个学生,中午回家吃饭,一天整三次队伍。每天上午课前整队做广播体操,操后集中晨训。中午放学、下午放学依方向不同按湾整队回家。
每支队伍由前小队长,后小队长负责,每天固定两次在集会上公开反馈行走的纪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此全校师生算得上纪律严明。
十多年前留在一年级教室后面黑板上的粉笔字说起he校的事情来,那真是满心满眼的无奈啊!
黄河小学那边,教职员工安排齐全,校园面积广、环境美,教学楼有三层,加上张志贤校长管理有方,教学工作抓得特别紧,统考名次连年位居前列 ,学生还能够在校吃午餐,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边的学生家长……
又一个学期到了,2007年的春季,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带孩子到黄河小学报名去了。心之所向,yuan不得别人啊!原新街小学只剩下一二三年级三个班,校园里更leng清了!
我们四名教师——两个公办教师,两个代课教师,四个人带三个班,努力坚守着……
侄子程石川当时在三年级就读,我兼任着他们班的英语课。感觉带三年级的英语课比带语文课还有意思。
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说、读、唱、记,联系实际让他们理解单词、短语、句式,寓教于乐轻松高效,真是太快乐了!看得出来,孩子们当时真心喜欢上了英语课。
学年结束,一半的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英语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绩!
可惜的是,2007年秋季开学,“二升三”了,这个年级的学生也“走”了,其中包括咱邓八屋湾的四个孩子,我女儿也是其中一个!他们每天上下学步行数里却乐在其中,连小家伙们也期盼着到那边的“大学校”去啊!
于是学xiao只剩下了一二年级的两个班,不到30个hai子 ……终究是守不住了哇!
胡老师对新街村的祝愿,让我想起了往事(网络链接:新街村之除夕夜)
微信搜索两年前发的朋友圈,七百多字扩写到啰啰嗦嗦两千有余2008年的春天,身体孱ruo 的张老师提前退休了,学校里中午没饭吃,代课老师工资又低,也不干了,整个学校就剩下我gu零零的一个教员……
大势所趋,余下的两个班也合到黄河小学那边去了。
就这样我来到了距离新街三里外的黄河小学,与原先的同事周湖珍老师做搭档,接任李孚涛老师五年级的数学课,李孚涛老师早就盼望我去那边,他好专心负责食堂里的各项事务。
学校各班级的学生由黄河村、新街村、新河村,还有少数西湾村的孩子组成,全校共有300多名学生。
2019年发布在qq空间的日志末尾部分我的母校,我在此学习了六年,在此工作了十五年半的学校 ——原新街小学,就这样,mei 了!
后面就是原来的新街小学的教学楼 之前的教学楼成了现在的新街酒店
村里把教学楼对面的活动室改建成了村干部们的办公室和dang员群众活动中心。我们星火健身队的姐妹们便常常在这操场上搞活动。(网络链接: 在十四年前的教室里排练)
听说她jie放前就存在,前身是si 塾,建国前后几经修葺和搬迁,据说,上世纪中下叶她的名声响当当。
其实,领 dao 们早在2005年就商量好了,也许时间更早,几个村的学生迟早是要到黄河小学去上学的,只不过,学校定的是这个老牌名称——新街小学,地处黄河村的新街小学。
我早就知道,新街小学将不复存在,只是一直傻傻地不愿意承认罢了。因为,2005年6月的小学毕业会考,我带的六年级的数学在全街二十多个班级荣获第一名,学校发50元钱的考绩奖,是周湖珍老师帮我领回的,那时她说过,我们以后都属于同一所学校 ……
就这样,我离开工作十五年半的原新街小学,来到黄河小学,即现在的新街小学待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待下去……
兴 shuai交替,历史变迁,谁也无法阻止其前进的脚步,不是吗?如今教学设备愈加先进,生活条件愈加优渥,校园环境越来越优美,一间间功能设施完善,甚至比教室的数量还多…… 知足了,只是表露一点点yi 憾而已。
希望新街小学的明天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