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批评、责备和抱怨

不要批评、责备和抱怨

作者: 蓝色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23-06-02 11:49 被阅读0次

批评并不能使我们产生长久有效的改变,反而会引起怨恨!

正如我们都渴望得到认可,我们也害怕收到责备!

批评会导致怨恨,并挫伤他人的士气,而且还对扭转不利局面毫无用处!

生活中,我们常常批评我们的孩子,只因我们大人容易以自己的身份去无形中要求孩子,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到,如果没有,就感到失望,生气!与其责备他人,还不如试着去理解让我们试着去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这比所有的批评都更有效,更耐人寻味,因为它孕育着的是同情,宽容和善良,了解就是为了原谅!

生活中,家长批评孩子的现象司空见惯!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大雨中,妈妈穿着雨衣骑着电动车,后坐上带着孩子,孩子不知道怎么坐着不小心掉下来了,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到孩子的无助和害怕,孩子弱小的身躯坐在充满雨水的地面上,无助的眼神望着骑车的妈妈,他担心妈妈没有发现自己骑车走掉了,还好,妈妈及时感觉到孩子掉了,很快停下来了,孩子看见妈妈停下来了,兴奋地跑向妈妈,还好妈妈没有走,太好了!可是,还没有高兴多久,妈妈虽然向他走来,却像一头愤怒的失控的狮子,抬脚就狠狠地踢了孩子几脚,此刻的孩子是恐惧的,此刻的妈妈是失去理智的。这个妈妈是可怜的,孩子更是无辜的!妈妈是个大人了,此刻关注的只有自己,孩子掉了,路上这么多人在围观,失了大人的自尊,唯有用这个行为来转移大家一起注意力,以此证明自己这个大人是没有错的,是孩子不好好坐着才掉下来了,所以她要用打孩子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和正确。多么希望这位妈妈走向孩子是给予孩子温柔安抚,让孩子刚才惊魂未定的那一刻得到一丝安慰。

育儿路上十分艰辛!现在大家都说现在孩子不好带了,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家里,妻子顺从丈夫,但是,当今社会,夫妻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妻子也要外出工作,因此,孩子没有了表现顺从的标榜,但是我们却在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这是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不能用以前自己长大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其实,老母亲的心情都是循环往复的,生气发火—后悔—生气发火!我相信这个妈妈在踢了孩子几脚后,虽然一时解恨,消气,事后她的内心再次回想起来又会非常后悔。孩子对于自己的父母却永远有无尽的宽恕和包容!这一点让我们作为父母的又感到更加羞愧难当!

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观察记录以此反思自己,修炼自己从而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处处受欢迎(一)

    一、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不要论断他人,就像你不希望被人论断一样。”――林肯 “尖锐的批评和指责几乎从来都是白...

  • 人际关系小课堂

    人际关系的第一法则:不要批评,不要责备,不要抱怨。 建设性批评大多都带刺儿,会伤人,赞赏他人的长处比指责人家的弱点...

  • 如何面对批评责备抱怨

    昨天写了,我们要时刻的觉察自己。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今天我们来谈谈,假如我们面对别人的批评责备抱怨,我们该如...

  •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从今天开始,时刻觉察,不批评他人,不批评自己,不责备他人,不责备自己,不抱怨他人,不抱怨自己。 首先自己做到,才能...

  • 宗风学习:慧净法师《六不六令》

    批评、责备、抱怨都是结怨结仇的根源;自己不以为然的、不平的、不服的、觉得不对的、不起劲的就抱怨、批评、责备,这只有...

  • 人性的弱点精句一

    只有那些不够明智的人才会去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 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不会责备自己,是人的天性。 批评就好像家鸽,...

  • 2017-12-25

    不要批评,责怪和抱怨

  • 《人性的弱点》书摘

    不要批评、责备或抱怨他人。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怨恨。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们指责他人的...

  • 卡耐基的沟通小技巧

    首先,我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三个基本沟通技巧,分别是不要批评、不要责备,不要抱怨他人,而要懂得真诚地赞美他人,想要说...

  • 【0125读书清单】有效沟通

    001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不要一味地指责抱怨别人,真的为对方好的话,应该做些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比如提出切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批评、责备和抱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apedtx.html